以前知道颜真卿只是因为书法,直到最近听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才知道真正的颜真卿。
颜真卿出身琅琊颜氏 ,于唐玄宗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 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 、 殿中侍御史 ,后因为得罪了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
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唐玄宗问有谁能带兵御敌?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这时候颜真卿自告奋勇的站出来。
颜真卿和颜杲卿兄弟两人分别在河北各自的治地抵御安禄山的叛兵。
在这场战乱中,“颜氏一门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惨烈至极。面对侄儿遗骨,颜真卿满腔的悲愤终于爆发了出来,挥笔写下了气吞山河、流芳千年的《祭侄文稿》。
后来,皇室并没有追封颜氏家族做出的巨大牺牲。
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 李希烈 攻陷汝州。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 李适 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 李勉 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
最后,已经74岁高龄的颜真卿壮烈牺牲。
听了古人颜真卿的故事,才明白为什么说字如其人。
刚正不阿的人,正直人,字都是有棱有角,刚劲十足。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
“颜体”终于在书坛巍然屹立。
人格魅力也屹立不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