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微信盆友圈,基本隔不多时就会看到一篇鸡汤文,看似道理满满,其实全部是引人误入歧途的歪道理。这类文章带有极大的迷惑性,特别容易不知不觉认同他的观点。这种害人不浅的假鸡汤基本有一下几种:
一、深山别墅、城市桃源。
看过若干篇类似的文章,基本故事设定就是厌倦了城市喧嚣和疲惫拖累,或是卖房卖车,或是股票化现,加上多年积蓄,选一处破烂院子或失修民居租下来,装修一新开始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文章通常会带上对比图,除了巨大反差,还会有他们呼朋引伴的快乐与酣畅。他们吃的自己种的菜、看着自己种的花,春暖花开。
这样的文章看多了我就不禁会问,他们不用户口也不考虑孩子的学区和自己的交社保吗?不怕花几十万装修的房子没住一年就被收回吗(比如房东违约、比如小产权房拆迁)?不怕因为距离问题影响工作吗(比如住在交通不便的远郊但在城市中心工作)?不怕见天接待盆友下午茶和周末聚会导致入不敷出吗?不怕孩子因为从不上课外班而学业不济吗?这些人诱导大众放弃中国人最传统的投资方式~买房置地,用看似岁月静好放弃最踏实的平凡生活,用十几年的流光岁月换取人到中年却两手空空的尴尬和无奈,真是其心可诛。


二、平民式的小聪明,耻笑知识的愚钝
曾经有一个朋友圈热传的段子,就是:某企业引进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经常有空盒流过。厂长请一个博士后花了200万设计出了自动分捡系统。一乡镇企业遇到同样问题,农民工花90元买一大电扇放在生鸡汤文产线旁,有空盒经过便被吹走。文末启示~文凭不代表能力,知识不一定能转化为生产力,能吹很重要。这种鸡汤帖子充溢着小聪明式的自得,流露出写作者不尊重科学的浅薄与无知。
就算这件事是真的,说明什么呢?难道想说明投入巨额经费进行科研是浪费?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却不能将火药各种化学成分写出来,更没有总结出配制火药的化学原理;发明了指南针,却不明白这是地球磁场在起作用。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因为那个时候全世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都没得到突破。可是如果今天一些国人还是抱着一台电风扇就能省下200万设计费的思路,那真是沾沾自喜的愚蠢。几十年前的中国,知识分子曾一度被拉下神坛成为“臭老九”,工人、农民被定位为技术发明与革新的主体。虽然生产实践中会出现一些能工巧匠和好庄稼把式,但这种经验性的技术革新偶然性太大,了推广率极低。如果不建立在科学理论上的技术革新往往是靠“碰”,本质上和大炼钢铁时代“土法上马”炼钢炉是一样的。
就拿上面的故事,大电扇可能确实解决了一条生产线的空盒问题,但如果是几十条、几百条呢?如果制品是有严格的气温要求呢呢?如果有的空盒太重吹不动呢。此外还有很多额外的原因。但博士后花200万元设计出自动分检系统,其各种技术参数是明确的,品控是稳定的。这种不尊重科学的鸡汤如果一旦看进去,就会直接导致解决问题的存在思路。
三、不争不抢 人生赢家
这类鸡汤通常针对女性群体,用大量实例证明你不要顺从、不要争抢、做好本分好运自来。常常出镜的成功女性有:成龙的发妻林凤娇、赌王的二夫人蓝琼樱、刘銮雄的转正小三甘比……,她们或是放弃事业甘做贤内助,或是不争不抢甘做偏房养儿育女,或是不求回报不求名分,甚至让老娘给金主捐器官。最后不但穿金戴银,而且族谱有名,富贵至极。反面教材自然也有,比如强暴说不到的蓝洁瑛、比如和小三说不的陈美琪,比如和传统说不的戴安娜……。这些女性不求岁月静好,执拗于自己的想法,结果也是可悲,离婚、无子、早亡、困顿……
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向你证明,女人生的好不如嫁的好,嫁了人要守妇道、尊妇德、懂进退,要绕指柔来感化男人,万不能事事求理。你但凡生下一堆孩子,不求名分和名利,到头反而以退为进,好处多多。看似拉家常,实际就是一个女德班,恨不能把女权打倒十八层地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