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上早教课,娃和小朋友出了个小状况。课程快要结束时,娃正准备走过去拿起自己的成果,给老师拍照。另外一个小朋友跑过来拿起了他的玩具。娃立刻很伤心地大哭起来,磕磕绊绊地爬到我这边。我抱起了他,仍然大哭。我只是抱着他,没有出声安慰。这时老师走过来了,老师想要劝慰下,就对娃说:“你很伤心对吗?**他不知道是你的玩具所以拿错了!”忽然娃啪的打了老师一巴掌。老师惊呆了,我也惊呆了。我立刻对他说:“这样是不对的!不可以打别人的!”娃没反应,还是哭。紧接着我就一直劝说娃,必须要到老师那里道歉。说了大概有10分钟左右,他就是不愿意说。最终我说:“你不说,就没有小贴纸了。”他终于开口跟老师道歉了。之后,我在他冷静下来时,又跟他说了下,别人拿了你的东西,你可以再拿回来。但是不可以打人,除非别人先打了你。他说好。(这样的话,说过蛮多次了。但每次被抢东西都只会哭着找妈妈。)有点无奈,不知怎样做他才会更独立一点。
当天晚上睡觉。大概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娃忽然大哭起来(这很少出现),毫无原因。抚慰了很久。终于安静下来。这两天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对周日事件处理不当,太过纠结于他打了老师,忽略了他被抢了玩具后的心情。
刚看到了一本书《全脑教育――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作者是丹尼尔·西格尔。提出了全脑教育的概念,给了我一些启发。
左脑和右脑分别掌控我们不同部分的思维,左右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通过胼体纤维联系。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我们大多偏向于左脑教育,但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儿童来说,他们是右脑更发达。在面对孩子大发脾气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在孩子遇到委屈而挫折时,我们又应该如何面对?书中提到了一个方法,结合我自己的情况来分析下。
全脑教养第1法 聆听与关注:认清情绪
第一步,同右脑连结。在孩子的玩具被别人抢走哭着找我时,抱着他,同时还应该跟他说:“是不是很难过?很伤心对吧?”而不是不吭声,也不是直接告诉他再拿回来就行了,这样可能会让他觉得自己很无力。而且情绪还不被接纳。老师又接着来劝说,但他在情绪上并不接受老师,所以通过打来拒绝老师。这时,妈妈应该继续接纳这个情绪。正如作者所说:父母们必须铭记在心的是,不论孩子的感情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荒谬和令人沮丧,它们对孩子来说都是真实而且重要的——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真诚和重视的态度作出回应。继续接纳孩子的情绪,“是不是不愿意跟老师说?只愿意跟妈妈说是吗?那也可以的。”然后请老师离开一会。可以先让孩子哭一会,发泄下情绪,紧紧地抱着他,再轻声安慰他。作者说,这样做的好处是,承认孩子的情绪,激发他的右脑开始运转,再运用非语言信号,如身体接触、感同身受的面部表情、关爱的语气和不带偏见的倾听。与孩子的右脑建立连结。
第二步,引导至左脑。等孩子安静下来的时候,再引导进去左脑思维。有时候他不会立刻安静下来,有时候可能会需要一个睡眠或者一顿饭(当时十二点多,可能有点饿),而我出于面子非要强迫孩子立刻就要道歉,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缓冲时间。在孩子用左脑工作的时候,再跟他讲道理,立规矩,会更容易接受一点。我们常见到很多正在嚎啕大哭的小孩,无论父母跟他用多大的音量对他们说什么,都充耳不闻。因为他们的右脑正在工作,情绪完全占领了他们的大脑,不能接收到其他理智的信息。
全脑教养第2法 经历分享:安抚情绪
当孩子充满沮丧的情绪时,父母需要引导他们的左脑运转起来,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帮他复述恐惧或痛苦的经历。为什么这样会比较有效呢?因为复述故事需要调用左脑来组织语言,理清事件的状况,有助于孩子抚平情绪,重新审视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左右脑整合发挥作用。当然了,不可以强迫孩子讲,要在孩子愿意的前提下,积极地引导孩子说出来。
这是我看到比较有启发的方法。接纳情绪,再做出引导。最重要的是不能操之过急,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对于周日事件,也许我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被抢了玩具的情绪安抚上,待情绪稳定后再给予打人行为正确的评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