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朋友圈转发了一条惊心的消息,大概意思是,
7月8日上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进入第二天。有网友在微博等平台发布消息称,8日上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一高考考场内,有考生撕毁同考场内其他两名考生的答题卡。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一个考生的暴击行为毁了自己,也影响了另两个考生。
然后该文作者列举了往年高考前后一些考生的过激行为以及一些有关青少年的重大刑事案件。
最后作者强调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都不能以人性的缺失或降低为代价。这应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一条铁律。
而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忽视了这条铁律,至少是弱化或有名无实。其结果是,在一些学生身上,别说什么优秀的品质,就连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人性”都没有!这些人性,就是“是非心、羞耻心、恻隐心、宽恕心、孝敬心、诚信心、感恩心与责任心”。
作者给我们分析的很清楚,作为家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作为老师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阳光自信,作为我们自己,谁不希望自己可以轻松前进。
不光作者分析的透彻,还有很多的文字一层一层的剥的彻底,一条一条的教家长应该怎么样教育孩子。
我们先不说孩子是一个随时变化的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我们先想一想,这些都是一些应该怎样不应该怎么样的文字,不要忘了,除了家长老师,孩子自己也会看到。
孩子的理解力还不全面,接受力还不足够强大,一些文字你写出来的是一个意思,孩子们看到的有可能就是另一个意思,他会误解了你的良苦用心。
一样东西重复三次就会记忆深刻,孩子不断地从网络信息里浏览违背三观的信息,这些不良信号就会在孩子头脑里扎根发芽,当它长起来的时候,再想抹去这些邪恶的种子就难了。
还有一些给家长支招的文字宝典,为了孩子让家长千万千万不要怎么样,你剖析的这么透彻,你有没有想到,这些完美的理论会被那些“聪明的小孩”用来作为要挟家长的完美武器。
正面教育,多么美好的词汇,正面的教育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于无声处不留痕迹的播种在孩子的心中,一遍一遍的重复,就会深深的扎根在孩子的记忆深处。
再没文化的父母,母爱的浇灌也会赋予孩子一颗爱的心灵,只是希望不要让那些断章取义的文字满天乱飞,阻碍了那颗爱的种子生根发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