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例行读书,今晚并没有因为在楼下跟小伙伴玩得太晚回家而暂停。却因为臭小子对一个小女孩的“仰慕”决定了今晚看什么书。
送一个小伙伴回家后,他要求我陪他走楼梯回家。在漆黑的楼道里,我们拿出手机照明。话匣子也因此打开了……
“妈妈,我怎么觉得**长得都不像她以前的样子了呢?”
“嗯…可能是女孩越长越好看的原因吧!不是有句话说~女大十八变嘛!”
“那我长大也会变得越酷、越帅吗?”
“嗯,应该会的。”
“那我跟她以前认识吗?”
“认识呀!你们以前还一起读过一年书呢!……”吧啦吧啦,我给他重新介绍了一下女孩及她的大名、小名。他可能觉得那个小女孩的名字很好听,抑或是自己的名字配不上那样乖巧的女孩,强烈要求我给他改一个名字。我脱口而出“那就叫大卫吧!怎么样?”那一刻,不是因为我想到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也不是我真心觉得这个名字很酷。是因为英文被我丢得太久,很难一时从脑海里提炼出一个更合他心意的名字。
“妈妈,你说的是《大卫,不可以》那个大卫吗?”
“嗯,是。”(此处省略内心独白,当妈的都能秒懂!)
“妈妈,那你快去把大卫所有的书给我找出来。今晚我要看。”
以上就是今晚看书的前奏,当我把书翻到这一页,话音未落,我注意到小朋友的眼睛突然红润了,带着哭腔说“妈妈,我觉得这样对小孩是不对的。”
我一边安抚儿子,一边在内心安抚着自己。我不知道是文字还是图画触动到了他?还是二者皆有?所以我很难理解绘本精读是一个怎样的课程?绘本也是书的一种形式,被划为童书范畴,但它却适合0—99岁的人阅读。如果100个人读,就应该有100种解读。那么如何做到一个老师带领一群孩子进行一种解读呢?因此在各大机构抢夺孩子时,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鉴别此类兴趣班真的是孩子喜欢并需要,还是家长认为的有必要?
思绪随着深夜不断延伸,从孩子到大人,从学校到家庭,从日常观察到所思所想……眼前突然跳出一个小日常,又难免的“神游”了一回。某日,儿子和小伙伴在小区广场玩,我去给他们买水,就顺便买了几块棒棒糖。孩子见到糖不比见到亲妈的兴奋度低毫分,我当时想象着几个孩子蹲着玩,嘴里叼颗糖,美滋滋的,那完全满足了我所有对儿时的回忆!当所有的孩子争先恐后地选糖,请我撕开包装纸时,唯独有一个小孩跑去家长身边征求意见!未能得到同意,很沮丧地走过来。我悄悄地问他“你想吃吗?”得到的答复是:想!但是妈妈不同意!我继续怂恿他:那你悄悄地吃。他又望了望妈妈,然后难过地摇摇头!看着孩子的表情,我很自责!觉得自己从买糖开始就错了,以至于让那个孩子看着其他小伙伴都在心满意足地舔着糖,自己却在内心挣扎着。我因此心生敬佩,敬佩那个孩子不哭不闹,有如此好的自控力!
对于孩子吃糖这件事,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我依然认为童年需要“一颗糖”,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尽管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孩子们在物质方面有了极大的满足,但他/她依然有童年的需要。也正因为处在这个物质极尽满足的时代,我们给孩子的管教也“过”了头。从很多层面,让孩子丧失了主动权、试错的机会、深度相处的机会甚至受伤的机会。路上看到一个小男孩跑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奶奶马上就吼:叫你不要去,回来!让奶奶看看受伤没?小男孩立马乖乖地从玩耍中抽离出来,回到奶奶身边。我不禁感慨:放手吧!只要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的前提下,给孩子一点儿自由玩耍和探索的机会吧!这样与内在建立起来的连接,那种规则意识和界限感才更会内化于心,而靠外力塑造出来的那个框架,孩子即使长大后依然不懂如何做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国人做事无原则无底线的内因之一,因为别人都这么做,我也要这么做。不独某一行业吧?
而儿子自小就不属于“听话”的孩子,我也没想按“听话”那个模样养育。所以经常被孩子的爸爸怒斥:你就惯着吧!听了这话,我既委屈又愤怒:我怎么就惯着了?你怎么就看不到我打他的时候呢?儿子还真“争气”,偏偏最近好像少了往日顽劣,每天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晨起入园,班级老师挨个的含羞问好;做什么事情要先问问我的意见,包括尝一口我的酸奶;主动邀请小伙伴到家里玩耍,并照顾他们;今天放学受伤了,跑过来慌乱地跟我解释……回到家,我拥着他疑惑地问:儿子,你最近怎么变得那么懂事?知道主动问好,并且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征求妈妈的意见,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了吗?老师因为啥事吵你了?小朋友极力解反对:没有!我们幼儿园的老师都不吵人的。那是因为我快6岁长成大哥哥了呀!我就学会这些本领了。是啊!如今我们太注重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了,却忽略孩子本身具有的那些高尚的品质,比如善良、诚实、宽容,及有一天他们终能学会的本领。正如今天一位妈妈说,现在的孩子在某种程度被填的太满了,比如形式上,而心却是空的。
—我们来玩过家家吧!
—我玩不来。
—就是家厨师做饭什么的…
—家什么?就是家庭作业吗?
“两个”幼儿园小朋友的对话既好笑又值得深思,我就不展开讨论了。各自理解吧!因为每个人对教育的理解都不一样。即使我们做不到像孩子那样无条件地爱我们一般,无条件的去养育他们,也希望为人父母者尽量不要以爱的名义“为了你好”。爱他/她,请如他/她所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