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梅城镇的衙门里来了一对年轻夫妇,男的1米75的个子,身材挺拔,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女的身材高挑,清秀文雅。他们相携行走在梅城的青石板上,郎才女貌,惊艳了梅城的父老乡亲。
据老辈人讲,他们是永州祁阳人,男的是衙门里新调任的科员,女的是他新婚燕尔的太太,他们就是我的外公外婆。外公姓邹,名国生亦或桂生。白天,外公去衙门上班,傍晚时分,外公陪着外婆到洢水河边散步。垂柳依依,微风轻扬,清清河水映着外公俊朗的面庞,恋着外婆俏丽的身影。梅城的大街小巷,也留下了外公外婆极富节律的串串跫音。
初为父母
日子波澜不惊,恬静而又美好。一年后,外婆怀孕了,一个新的生命即将降临人间。据说,外公对外婆呵护有加,他小心翼翼地像捧着一件精美的磁器。
十月怀胎,孩子降生了,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孩,这个孩子自然就是我的母亲。外公外婆沐浴在为人父母的巨大幸福中。孩子的一声轻啼,会把他们从本不踏实的睡梦中惊醒;孩子酣睡中纯净的笑容,如清风拂去他们满身的疲惫;捧起孩子粉藕般的小手,丰盈了他们平淡的生活。
延请奶妈
外婆是大家闺秀,身体瘦弱,奶水自然不足,嗷嗷待哺的孩子饿得哇哇直哭。每一声啼哭,都无情地撕扯着外公外婆的心。经过商量,他们决定为孩子请一个奶妈。外公多方打听,得知我现在的外婆——本地人称邹妈,刚生小孩不久,她就成了我妈妈的奶妈。
外婆自己有孩子,还有一大摊家事需她亲自操持,不能到衙门去带我妈,而我外公外婆也没有足够的薪水请一个全职奶妈,为了方便喂奶,外公外婆把把自己的宝贝寄养在奶妈家里。
奶妈家境不好,营养不足,所产奶水不足以供养两个小孩,她尽可能地喂饱我妈,而我小姨则喂米糊。因为严重的营养不良,以至于我小姨三岁还不太会说话,四岁还不能走路。礼拜天去看我妈妈成了外公外婆每周必做的功课。
奶妈对我妈妈尽心尽力,视若己出,是极善良、极纯朴、极厚道之人,外公外婆也就非常放心。
突生变故
一年之后,外公接到调令,要去益阳上任。临行前的那个晚上,外公外婆把我妈妈接到衙门里,给她买了最好吃的糖果,可我妈妈硬是不给他们面子,她把糖果扔到地上,把外公漂亮的脸蛋抓得满是伤痕。整整一个晚上,妈妈又哭又闹,吵得外公外婆无法安眠,折腾累了,妈妈眼角挂着泪珠,微睁着眼,似睡非睡,像一只受惊的小鹿。
第二天一早,妈妈醒来了,还是一个劲地哭,把嗓子都哭哑了。外公外婆没办法,把妈妈送回奶妈家里,对奶妈说:“奶妈,这孩子跟我们生分了,怎么也不肯跟我们走,只能暂时辛苦你了,等我们到益阳安顿好了,再回来接她。”
奶妈也是万般不舍,欢欢喜喜地留下了我妈,我妈扑进奶妈怀里,紧紧地抱着奶妈,生怕被抢走了似的。外公和外婆坐马车去益阳,半路上,身体孱弱的外婆感染了伤寒,一病不起,丢下不到三岁的妈妈,撒手人寰,浑身书卷气的诗意的外婆在人间仅仅活了二十八个春秋。
外公悲痛欲绝,把爱妻的灵魂安放在他乡,就心灰意冷地去了益阳。
顿成孤女
后来,我外公来梅城看过我妈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他给了奶妈一点辛苦钱。短暂的停留后,外公就走了。
妈妈那时还不懂得爱她的母亲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不知道父亲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外公以后再也没有来过梅城。梅城的外公去找过他一次,他幽幽地对梅城外公说:“孩子我也不要了,反正你们家也带亲了,就送给你们家吧。”从此妈妈就成为了真正的安化妹子,奶妈就是她的亲娘,是我们的亲外婆。
公主待遇
外婆还有个妯娌,我妈妈叫她大妈妈,我们叫她伯外婆。伯外婆也是个苦命的人,自己没有生孩子,我伯外公因此很是嫌弃她。我外婆嫁过来以后,就把自己生的第一个孩子给了伯外婆。
那是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长得白白胖胖,特别招人喜欢。伯外公很喜欢这个孩子, 他是个木匠,每次在外面做木工活赚的糖果、花生等东西都给孩子留着,回来时老远就欢欢喜喜地喊那个小孩,孩子从屋子里飞出来,一叠声地叫“爹,爹,爹,你回来了!”父子俩尽情地享受着人间至美的天伦之乐。
也许是这个孩子太过聪明,也许他原本就属于仙界,不久孩子得病死了,伯外公伯外婆的天塌了,他们崩溃了,绝望了,伯外公不久就郁郁而终。伯外婆哭得眼睛都瞎了。她无依无靠。善良的外婆收留了她。外婆家里又多了一名新成员。
伯外婆感念外婆的恩情,把外婆家的人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我妈妈可能也随我的亲外婆,从小体弱多病,特别挑食,三四岁了,老不长个儿,小小年纪的她还时时肚子疼。有时半夜里突然就疼醒了,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伯外婆用自己并不厚实的脊背背起我妈,在房前屋后转悠,一边不停地晃动,让妈妈像睡在摇篮里,一边哼着无字的古老歌谣。晃着,转着,星星睡了,月亮累了,妈妈也沉沉睡去。伯外婆佝偻着背,小心翼翼地走进房间,把妈妈放下来,抱在怀里。
多少个夜晚,伯外婆就这样背着妈妈,晃呀,转呀,为的是驱走她身体的疼痛,让她少受些折磨。妈妈小的时候,个子特别矮小,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像个“铜菩萨”一样。
伯外婆为了让妈妈多吃点东西,省下一点点米,给妈妈做粑粑吃,可妈妈只把外面的一层硬壳吃了就丢在一边。伯外婆喜欢喝擂茶,可妈妈也不喜欢喝。伯外婆给她剥花生米、瓜子,哄着妈妈,想尽千方百计,只为妈妈能多喝两口。
外婆家里条件不好,连白米饭都常常吃不饱。外婆常带妈妈到一个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亲戚家里去蹭饭吃。妈妈喜欢吃虾,可又不吃辣椒,那位亲戚每天给我妈在饭上蒸几只虾,不懂事的妈妈吃完了还要吃,亲戚家里也不是特别富有,收藏的虾是平时用来招待贵客的,都给妈妈吃了怎么行呢?那家人烦了,就给我外婆几升米,让外婆自己煮给我妈妈吃。这几升米是妈妈专享的,其他人包括外婆的亲儿子都没份。她们用一个瓦罐煨在灶旁,把饭煮得香香的,软软的,一口一口地喂给我妈妈吃。我舅舅也特别懂事,知道那是给妹妹吃的,从不眼馋,跟大人们一起吃红薯米拌的“黑米饭”。
鸡蛋丢了
外婆娘家在廖家坪,妈妈跟着舅舅去过一次,那年舅舅十二岁,妈妈四岁。舅舅一路背着妈妈,走走停停。到了老外婆家里,老外婆给舅舅和妈妈每人煮了一个鸡蛋,在贫困的年代里,这是最营养、最值钱的东西。妈妈三口两口就把鸡蛋吃掉了,舅舅舍不得吃,要给外婆留着。
回家的路上,舅舅背着妈妈深一脚浅一脚,披着满身月色,山里虫鸣鸟叫,很瘆人,妈妈却伏到舅舅的背上安然入睡了。到了家里,才发现那枚宝贵的鸡蛋全然不理会舅舅的一片孝心,不知什么时候已从舅舅的衣袋里滑出了,舅舅伤心地哭了。
乌鸟反哺
在全家人的呵护中,妈妈一天天长大了,成了一个俊俏的大姑娘。伯外婆也已风烛残年。她那双失明的眼睛经常流眼泪,身体也一天比一天虚弱,身子单薄得像一张薄薄的纸片。她病了,很想吃饼干。
副食品在当时是稀罕物,生产队里年终的时候每人家里发半斤,早已进了大家的肚子。到哪里去弄饼干啊?妈妈找到生产队的会计,问他仓库里还没有一点点饼干,她大妈妈病了,想吃饼干。
原则性很强的生产队会计倒是二话没说,慷慨地给妈妈称了半斤饼干。伯外婆吃得很开心,张开没牙的嘴,笑成满脸菊花。妈妈后来说起这件事情,对会计心存感激。妈妈当时在食堂上班,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全生产队一百多号人的一日三餐就全指着年仅十六岁的妈妈和她的闺密了。正值花季的妈妈睡眠严重不足,安排大伙吃完晚饭,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一应东西,上下眼皮早就打架了。在路上走着走着,不时就差点撞到树啊,石头啊。
晚上,妈妈和伯外婆睡,只要伯外婆有一点点动静,妈妈就醒了,问伯外婆要不要上厕所,要不要喝水,哪里不舒服,有时还要帮伯外婆摸胸口……伯外婆病重的时候,妈妈为她延医请药,衣不解带守在伯外婆身边,侍奉她老人家安然离去,伯外婆走得很安详,她是躺在妈妈怀里去的。
外公一生饱受胃病折磨,刚进不惑之年就离开了家人,外婆一个寡妇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岁月的侵蚀、亲人的相继离世,外婆生命的灯油也快熬干了。
妈妈也已为人妻为人母,但她却是娘家的主心骨。小姨结婚,是妈妈一手张罗;外婆家修房子,他们一家在我们家里一住就是一年多;妈妈侍奉小姨生孩子,照顾一家老小,毫无怨言。舅舅过世、小姨父过世,事无巨细,妈妈料理得井井有条。外婆生病的时候,妈妈丢下自己家的一切,悉心照顾,陪外婆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程。小姨的孩子长大了,要娶媳妇,妈妈比谁都上心。两个表弟先后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稳定,妈妈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无意寻亲
我们四兄妹也长大成人了。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外婆就是妈妈的亲生母亲。一次偶然,电视中正在播放《寻情记》,养子女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妈妈对此嗤之以鼻,指责那些做父母的,既然把孩子给人了,就不要去打扰别人一家的平静生活;也对那些寻找亲生父母的做法深恶痛绝,她觉得养育之恩大于天,养父母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会让他们寒心的。
之后我们才得知:我们的外公其实是祁阳人,外婆早已过世。我们几姊妹都说要去找亲生外公,被妈妈好一顿骂,她说:谁要是再提起这件事,她就不认谁了。虽然我们心里一直有一份遗憾,但母命难违,再借我们个胆子也不敢再提这事了。
直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外婆老人家的名讳,只知道她老人姓“陈”或姓“程”。妈妈叫外公外婆,一直很自然、很贴心地、亲亲热热地喊“我妈我爹”。近年来,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些,妈妈给外公外婆和伯外婆立了碑,每年的清明节,她都会亲自去烧香祭拜。
妈妈跟外婆一家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们之间这一份纯净的、原生态的亲情山高水长。感谢我的亲生外公,虽然我们无缘晤面,但是你送给奶妈外婆的女儿,是世间无价的珍品,是遗落人间的天使;感谢安化梅城的山山水水,养育了这么善良的一家人;感谢我的妈妈,她的身上蕴藏着我们安化人的纯朴、善良、勤劳、乐观、坚忍和感恩。
愿我亲爱的妈妈幸福安康,乐享天伦。
后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妈妈传奇式的亲身经历。我讲给我的同事听后,他们都非常感动。今天我终于把它写下来了,但其中几次忍不住落泪,我感动于双目失明的伯外婆,感动于有几分豪气的外婆,感动于一辈子没有结婚,把我们当自己亲生孩子的舅舅,感动于我母亲的知恩图报。他们一家不正是我们安化人民的典范吗?让这些美好的人和事永远住在我的心里,让记忆开成一树繁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