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单趟路程,无法回头,若有一卷在手,便有岁月可回头。读书,读的是书面语,学的是思维路,这一路走来,思维愈发严谨缜密,语言更加蕴藉大气。
读着常老师所写的文字,感知着书面语的价值,也思考着我作为一名读者如何精进?我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带领学生去口语化,走向书面语之旅。
首先明确书面语的价值。
书面语,需要读者自己主动去吸收、去领会,故往往伴随着精神的紧张。适度地紧张,让你走出语言的舒适区,走进深潜区,获得长足的进步。
书面语,给人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时空,一个人懂得运用丰富的书面语言,他的思维和情感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且缜密。
书面语,能够很好地涵养教师的智慧,并逐渐修炼出那种宠辱不惊的冷静且坚韧的性格。
书面语,能够促进简明扼要又富有强烈节奏感的口语表达方式,让讲话内容更有含金量。
喜欢读书的人,语言品质会好一些,从条理到美感。可是对于我的那些读书甚少的孩子们,字不成句、段不成偏,我给他们批语中最多的一句话“去口语化”,是的,他们写着写着就是方言、口语,零碎的思索,谋篇布局自然是奢谈。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一定要踏上从口语化步入书面语的过程。之前,我不太明白为何我的学生的语言如此口语如此低端,读完常老师的观点,就愈发清晰一个观点,书面语和思维品质密切相关。
想要提升孩子们的作文水平,一定要改变口语化习惯,想要踏上书面语之旅,一定要多阅读,多阅读才能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才能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阅读与写作是一个循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