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239/1a2911ec0f7e938e.jpg)
前段时间拜读了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之一,他鲜明的“杰克伦敦”作品风格,令读着过目难忘。其作品背景大多根植于美洲土壤,充满着浓厚美国原始风情,传达着生生不息顽强抗争的精神,张显著生命野性的力量,展示着刚毅勇敢无畏的气魄。
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每一篇几乎都是一个个传奇。
【美国淘金梦】
杰克伦敦不乏以阿拉斯加淘金热为背景的作品,既有美国西北浓厚的荒原气息,又有印第安人部落的传奇,混杂着人性的挣扎和桎梏。
《北方的奥德赛》,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历经千险,终于重返故里和家人团聚;杰克伦敦笔下的奥德赛,就没那么走远了。此文更像另一篇了不起的盖茨比,印第安酋长的儿子,在新婚妻子被强壮白人野蛮夺走之后,这位勇敢执着的印第安儿子,多少年来一路追踪,吃尽苦头誓要夺回妻子,报仇雪恨。可最后迎接他的结局是什么呢?身为印第安人的妻子因祸得福,在白人的现代社会里生活得风生水起,和白人丈夫相濡以沫,已和过去的生活完全告别。沉重的复仇之后,那名酋长的儿子再也回不到曾经共同的故土,谁之过?现代文明的过错,还是人性的掠夺和不甘?被放逐的灵魂,在北方白雪皑皑的狂野中撕裂。
《为赶路的人干杯》,一家暴风雪天中的小酒吧,一群四面八方聚集此地淘金的白人,一个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在不速之客离开,骑警随后赶到时剧情推向高潮,酒吧里众人领袖基德淡定同警察周旋,众人对基德的不解,对那位不速之客的猜测审判,作者层层剥开谜团,凌冽的阿拉斯加寒冬里充满着江湖侠义精神。
【人与自然】
杰克伦敦作品中,有着对自然生动淋漓的描述,以及对人类在极端恶劣自然环境中生存的顽强渴望。《生火》娓娓道来一个旅人,带着一条狗在寒冬时节穿越阿拉斯加冰雪覆盖丛林的故事。这名旅人经验丰富,尽管前辈们早告诫过他严冬时节独自穿行非常危险,从树丛上突然滑落的大片积雪、措不及防突然破裂的冰面、手脚冻僵来不及生火取暖、食物缺乏……这些险情足以让任何一个长居此地者丧命。
而这位旅人不幸遭遇到了这所有的一切,最危急时刻他甚至想到杀掉身边的狗,自己得以用其内脏体温取暖。主人公与严酷的荒原融为一体,生命在这里往往会呈现出原生状的,原始的形态,释放出与庸俗世界水远不可能熟悉的裁然相反的渴望,一种奋发的、跳跃着的甚至是狂暴的情愤。
《生命法则》,则讲述了一位年迈的印第安老人在部落进行新一轮迁徙时,按照部落传统独自留下了独自等待死亡的故事。他曾是部落首领,带领部落和其他部落进行过艰苦斗争。如今,他风烛残年,在部落又一次迁徙时独自留下等待死亡。老首领双目已失明,他坐在火堆中,裹着毛毯,听着部落人们在周围匆忙收拾家当的喧嚣声,听着人们开始撤离,他的儿子----现在的部落首领,和他道别,然后领着众人离开。
整个旧营地空留他一人,他朝面前的火堆扔进仅有的几块木桩,他听到周围有窸窸窣窣狼群靠近的声音,他毫无畏惧,依然面不改色端坐着。老首领和这片他毕生热爱的土地契合地融为一体,周遭的一切对他而言不过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杰克伦敦从容坦荡的笔调,描写出印第安首领对待死亡时豁达坦荡的英雄气概。
《马普希的房子》和《旧金山大地震》则淋漓地描述了飓风海啸和地震时残酷自然景观。作者例如《马普希的房子》中飓风前海岛上的不同寻常的闷热,飓风时人们爬上树上的逃避等待,海岛小屋的摇摇欲坠,海浪席卷岛面时树上人们如何不同方式地被大浪卷走……作者个人丰富的游历经验,描写自然灾难时有着其特有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叙述。
【人性善恶】
所有的文学作品几乎都是在讲诉人性的善恶,只不过有些作品是赤裸裸的呈现。《在甲板的天蓬下面》正是这样的作品,上等的白人小姐,高贵优雅漂亮,还拥有各种令人羡慕的才艺,在远航游轮上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就是这样一位高贵的小姐,在甲板上戏弄和葬送了一个贫民儿童的生命。作者在描写甲板众人对这位小姐的态度,精确到位,从最初的殷勤、爱慕,到事情发生时的惊讶、震惊,再到无人想打破的尴尬、沉默,将看客们对这名上等小姐的无声鄙视淋漓展现,毫不客气地揭露了资本主义阶层嗜血本性。
杰克伦敦的作品,充满着对生命的崇拜,对生存的追求,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深刻揭露出资本主义状态下人性的扭曲和贪婪。读他的故事,仿佛置身冬夜风雪交加的小酒吧里,听一位长者讲述那些过去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