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说自己情绪不稳定,无法自控。有点儿什么事,哪怕是一件小事,都能勾起情绪不稳定,说发火就发火了,而且不知道如何去管理自己各种不良的情绪,那有没有一个穴位,能把心先定下来,使人能够生出一种喜悦,再用喜来化解忧愁、烦恼、恐惧这些情绪,用我们的正能量来驱逐负能量?
膻中穴在哪?
《黄帝内经》中,有这么一个穴位。这个穴位特别好找,而且我们经常不自觉地就会用到这个穴位——膻中穴。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55201/48ab1317d60fa502.jpg)
膻中穴有什么作用?
膻中穴是一个开心穴。《黄帝内经》上说:“膻中者,喜乐出焉”,就是喜悦从这儿出来的意思。
它是心包的一个募穴,是一个总穴,气血都在这汇集,所以它叫“气之汇穴”。您经常揉一揉它,就能把所有的气给调顺,气一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救命的穴位
膻中穴既是一个梳理的穴位,关键时候还是一个急救穴。您看做心肺复苏时,按的就是膻中穴,为什么?因为按膻中穴能唤醒生命。所以经常按压膻中穴,就能把心定下来。定能生慧,慧就是智慧,所以好多问题您就能自己解决了。
一定要记住这个大穴,这是一个身体的总穴。总穴,就是能把心打开,心打开了,其他的窍就都开了。想要开窍,您一定要先开心窍。老子有一句话,叫“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心打开了,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希望大家平常多揉一揉这个穴位,让咱们的心处于一种“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而寿”的健康状态。
中里巴人,真名郑幅中,北京中医协会理事,养生名人,健管家,家学渊源甚深,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自幼,中里巴人师承父亲练习道家导引养生功法,更从祖父的亲书秘笈中汲取中医之精髓,后又研读了中医各家经典和现代医学典籍,尽得医武同源之意趣。
根据自己对人体经络的切身理解和体会,中里巴人认为治病不如防病、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结合亲身感悟,写成了《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告诉大家在疾病未发之时如何预防,在所谓亚健康的状态下如何调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