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也谈善念与恶愿

也谈善念与恶愿

作者: 半夏姜糖 | 来源:发表于2020-11-02 09:26 被阅读0次

01 一丝善念,胜过万千灵丹妙药

内心产生的任何念,哪怕只是一瞬间,都是佛陀的加持所致,这样的善念来之不易。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最好能经常发善愿,行善法,让心住于善念中。这种善念具有强大的力量,且不说别的,单单对健康也非常有利。

据日本新闻界报道,山口县一个老人院的护士们发现,抄写佛经可以防治老年痴呆。后来,日本的一位大学教授对一千个老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抄写佛经可以激发老人大脑的活力,对老人的健康很有帮助。

日本是个老龄化严重的社会,这项研究成果公布后,引起了各界重视,许多人对此积极宣传,推广。其实,抄经就是一种让心安住于善念的办法,所以这项研究也证明了善念的力量。

我也发现过这种现象,许多高僧大德和念佛的老人,非常高龄了神智都很清晰,身体也很健康。

因此,大家若想健康长寿,一定要经常处于善念中。

在藏地,佛教徒互相问候时会说:“愿你往生极乐世界。”在汉地,佛教徒口口声声也是“阿弥陀佛”,甚至打电话都讲:阿弥陀佛,你在哪里?”“阿弥陀佛,你身体好吗?”传法时会先说:“阿弥陀佛,大家好!”传法结束后是:“谢谢大家,阿弥陀佛!”这些祝福、问候的缘起非常吉祥,也是内心有信心的表现。

如果你行住坐卧都想到阿弥陀佛,那随时随地可以得到佛的加持,不但身体会健康安泰,甚至能获得超胜功德,往生极乐世界也指日可待。

02 不要随便发恶愿

 

自己不要发恶愿,也要劝别人不发恶愿,每个人都应尽量发善愿。不然,一时冲动而发下恶愿,将来的痛苦不是你能承受得了的。

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一时不快而发下恶愿。否则,仅发一次恶愿,也会带来生生世世的痛苦。

佛陀时代的微妙比丘尼就是如此:

很久以前,她是一位长者的妻子。长者因为膝下无子,又娶了一个小妾,生了一个儿子。妻子因为自己没有儿子,便生起嫉妒心,害死了小妾的儿子。

小妾怀疑她杀了儿子,就去质问。她当时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就发下毒誓:“如果我杀了你儿子,愿我在生生世世中,丈夫被毒蛇咬死,孩子被水冲走,被狼吃掉,我吃自己孩子的肉,我生身被活埋,父母被火烧死。”

结果,她真的生生世世遭受了以上恶报。

不懂因果的人就是这样。为了博得他人的信任,或者为了隐瞒、澄清某件事,不惜说妄语,发恶愿。

大家想想自己的经历,可能也说过这样的语言。有些人为了洗清自己而赌咒:“如果我贪污了,但愿我怎样怎样……”有些夫妻吵架时也发誓:“如果我做了这件事,让我上街被车撞死,喝水被水呛死,来世一定下地狱!”诸如此类都属于发恶愿,假如你真做过那样的事,将来很难逃得过因果。

所以,自己不要发恶愿,也要劝别人不发恶愿,每个人都应尽量发善愿。不然,一时冲动而发下恶愿,将来的痛苦不是你能承受得了的。

相关文章

  • 也谈善念与恶愿

    01 一丝善念,胜过万千灵丹妙药 内心产生的任何念,哪怕只是一瞬间,都是佛陀的加持所致,这样的善念来之不易。 不管...

  • 恶与善

    恶与善一念之间,心有希望善不断, 万念俱灭恶来占,勿绝人念自得善。

  • 善与恶

    善与恶 曾有人说,“善与恶,只在人的一念之间。” 吕乐导演的微电影《一维》讲的是善与恶的故事。片中的老法师在...

  • 天使vs魔鬼

    古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也有古说性本恶 善与恶,一念之间,众说纷纭 并不想去探究本源是非,论证对错,善也,恶也 我是...

  • 2020-06-19

    一念而善 一念则恶 善恶一念 定成永远 善与恶: 不分男女(性别) 不分年龄(老幼) 不分国度(种族) 不分穷富(...

  • 一念之善,一念之恶

    一念之善,一念之恶 凡事都有两面性,对于善与恶取决于于这两个词的比例。当善大于恶,则为善,反之亦为恶。有很多人...

  • 苗乡故事之善与恶

    善与恶 善与恶同为人。 恶对善曰:相传汝善,是真善还是伪善? 善答曰:乃真善也。 恶不以为,曰:吾其心有疡,必食汝...

  • 欲望

    欲 望 的 善与恶 欲望一半是善,一半是恶。美好的愿景就是善,私欲膨胀就是恶。 欲望是动力的源泉。 一...

  • 善恶一念之间,一念成仙,一念成魔。

    世界是公平的,既存在善也存在恶,善与恶相互对立,一念成善,一念为恶。恶也不是说是针对某一个人,比如也指自私自利、吝...

  • 好与坏

    好!是心之善,坏!是心之恶,好!是心之正念,行与善,坏!是心之斜念,行与恶,好与坏,之间,一念之差,人要心存之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谈善念与恶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cb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