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小常识
成年人血压≥140mmHg和/或90mmHg就是高血压,无论年龄。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2.7亿人,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
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全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而且6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成以上脑梗病人、9成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史。可以说,高血压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所以,正确认识高血压并严格的控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何时启动降压治疗,血压降到什么目标?2014年初发布的JNC8(美国高血压指南8)明确规定:
≥60岁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启动药物降压治疗;<60岁的高血压患者,只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对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值是收缩压<150mmHg和舒张压<90mmHg; <60岁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靶目标值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当然,对糖尿病和肾病患者降压的目标值目前还有不同的意见,总的趋势是,这两类患者的降压目标值应该更严格一些。
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控制高血压,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该改善生活方式,但药物治疗无疑是主要措施。
高血压起始用药包括ACEI类(普利类)药物、ARB类(沙坦类)药物、CCB类(地平类)、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等。
高血压治疗中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
✓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误区二: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应该用药治疗。
误区三:开始不能用好药
✓治疗感染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菌素,因为一旦耐药,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能力。
✓降压药作用的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类似抗菌素耐药的情况。
✓所谓的好药,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有保护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哪个好,就选哪个,而且开始就用好药。
误区四: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误区五:血压越低越好
✓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10-140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
✓同样的道理,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
误区六: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
✓临床普遍使用心痛定(硝苯地平)舌下含服紧急降压,目前认为是不合适的。除降压过快外,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误区七: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
✓除非新品种上市,而新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考虑换药。
误区八:降压药有副作用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但FDA批准的原研药(进口药)相对很安全。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
✓不要因噎废食,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误区九:降压药伤肾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而且非常顽固,这里的“肾脏”也暗含男性性功能之意。
✓沙坦类,普利类,地平类降压药通过降压有保肾的作用,尤其是前两类药物更是慢性肾脏病的首选用药,并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是男性勃起障碍的主要原因,降压、治疗动脉硬化也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措施。
✓总之,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