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依赖与依恋

依赖与依恋

作者: 倾斜执中 | 来源:发表于2022-06-22 13:24 被阅读0次

除了婚姻关系,任何想要达到“知己”“默契”“和谐”“舒服”的关系,莫不如此。

包括自与自己的关系。

如果非要讲婚姻关系,有多少几率的婚姻关系是朝向亲密关系的呢?能达到朋友的彼此尊重和支持都挺难的。

或许我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站在个人的人生角度讲,任何一种关系的和谐,都是人生莫大的推进器,哪怕是同事和上下级。关系即环境。

“和谐的相处之道背后,是各自保持着独立性,而独立性的背后,是各自拥有力量。

而这份力量,在你还未拥有的时候,是需要修炼的:

1.彼此独立,互不越位

2.默契配合,共担责任

3.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双引号内:源自  张德芬空间)

亲子关系也同样遵循这三条。

为什么孩子会“欺负”你?因为你没有坚持把她的“责任”给她,而是抢了她的责任,又抱怨她……相当于她失去了你该还怪她!

我这个完美主义,不过想要用“完美的结果”来安慰自己罢了。

孩子都是想要“急急忙忙发展自己的”,他们表面的拒绝,其实是对你的考验,担负起家长的责任,而不是逃跑和心不在焉。

今天中午继续没有做饭,昨晚的碗没有替她刷,因为这是她的责任。所以中午她自己怎么做饭?后果她自己承担。

她没有发脾气,没有受伤,承担了所有责任和后果。还给我做了一张饼。我觉得就这两顿饭,她的心胸已经打开了很多,因为她得看到了她的“世界”之外的东西了,她得连接。

有时候我也觉得我无能为力,要倒下了。当我生气而决定彻底放手时,原来新的路径又出现了。

依恋的是什么,是先得有好的关系啊。

依赖的是什么?如果可以依赖,依赖的是“心自由的自己”,总是想“粉饰太平”,“替别人接盘”的自己,活得很累很累,并且走投无路。


源自  张德芬空间

依恋是安全的,是我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即使对方什么都不做,即使双方没有时刻在一起,我也能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感觉与对方的链接;

而依赖是危险的,是我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我的内在是空虚的,所以我需要对方把自己时刻捧在手心,进而确定自己的重要性。

双人舞,但只有各自跳好自己的舞步,才不会在共舞时你绊我一下,我踩你一脚。

心理学认为,亲密关系要经历“绚丽、幻灭、自省和启示”四个阶段。

绚丽期,我们期待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一旦落空就会进入幻灭期。

幻灭会令人痛苦,为了走出来,我们应该停止向外求,要去自省,最后得到一些启示。

启示阶段,不是改造对方,而是自我改造。

当你能到达这一步,关系将升华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高度的信任和默契度,就如混合双打的配合。

相关文章

  • 依恋与依赖

    今天听到依恋与依赖的区别,很有感触! 大概在十四五年以前,有这样的一个声音从我的脑海中冒出来:我不想在父母...

  • 依恋与依赖

    A女士和B女士均是我的好友。她们俩个认识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一年A女士因在路上和别人发生撞车后争执,B女士...

  • 依赖与依恋

    除了婚姻关系,任何想要达到“知己”“默契”“和谐”“舒服”的关系,莫不如此。 包括自与自己的关系。 如果非要讲婚姻...

  • 依赖和依恋

    依恋了就想依赖 依赖不上就受挫 受挫就切断依恋 切断依恋就依赖自己 依赖自己,自己就长大 但是那个想要依恋和依赖的...

  • 依赖与依恋之二

    依赖背后是惰性心态。而依恋背后是情感联接。虽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 依赖更接近融合,过分依赖是让双方都很窒息和...

  • 依赖和依恋

    依赖者一般与支配者相对。依赖者通常自体比较虚弱,表达出我这么无助,这么乖,你要对我好,处于附属地位甚至寄生,与他人...

  • 依恋模型到CBT治疗

    一、婴儿依恋到成人依恋 依恋是婴儿的天性,依赖的意思是个体与特定的其他人形成牢靠的情感纽带的倾向,它能使个体在生命...

  • 《亲密关系与情感依赖》读书笔记(三)焦虑型依恋风格

    《亲密关系与情感依赖》读书笔记(三)与危险的第六感共舞:焦虑型依恋风格 依恋机制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其职责是追踪和监...

  • 依恋不依赖

    依恋是独立在前,依偎在后。 依赖是依附在前,独立在后。 之前我认为有稳定的关系,就是要有足够独立有自我,做担当和付...

  • 不放手的爱只会感动自己

    “共生依赖是妈妈对孩子共生式的依恋,也是成年子女对妈妈婴儿式的依恋。通常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两者常常共存。共生依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依赖与依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fu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