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游戏时,小吴拿着区卡走来走去,小声说:“我到哪个区玩呢?”走到益智区,停下看了一会儿,拿起一盒封面上有恐龙的拼图说:“就玩这个吧。”
开始拼了,小吴拿起一块拼图放在桌子上,又拿起一块拼图,放在第一块拼图旁边,又把后来的一块拼图拿起来放到盒里。
先拼嘴里说到:“这块不合适”。又拿起拼图盒,看盒盖上的恐龙。
观察 拿起来认真看放下盒盖,拿起一块拼图,放在盒盖上的恐龙位置,再拿下来放在桌子上最早拿的一块拼图旁边。
比对 再拼成品
游戏结束时,小吴拼了三块拼图。他走来问我:“老师,我没拼完,下午放学能拼吗?”我:“你怎么没拼完?”“拼图太多了,好难选。”“我看你一会儿拿一块,又是放在盒盖上比,又是看图片,为什么?”小吴:“都不合适。不能拼在一起。”又说:“我想,我需要一个人帮忙。”我问:“为什么?”“因为拼图太多了,每一块都好难找,我需要一个人帮忙找。”“你为什么要选这个恐龙拼图?”“我最喜欢恐龙了,我想拼恐龙。”
分析:小吴是从中班跳上来的孩子。平日,孩子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基本上,老师和小朋友喊他,他几乎没有回应。每次游戏,也总是在小朋友都找完区后,他才慢吞吞地去找区。
今天之所以选这个区,是因为他非常喜欢恐龙,有时和老师聊天,他就聊恐龙。从游戏行为可以看出:1.他在努力拼出恐龙的图案,为此,不停地选图片;2.为了能拼出和盒盖上一样的恐龙,他做了许多努力:找到图片,和盒盖上做比对、拿着单片拼图仔细观察,反复寻找,不怕困难,也不放弃,这是一个孩子必须具备的游戏品质;3.在游戏结束时,能主动找老师,提出放学继续拼,这是在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是个中班上来的孩子,但已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孩子会在游戏中反思:没有拼完,不仅仅是没有合适的,自己一个人拼的太慢,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出请人帮忙,也是在发现问题后,想到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