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是生存 --亚理斯多德
高晓松说自己的诗和远方在音乐里,有的人的诗和远方在油画里,而有的人的诗和远方在下一个旅途中,还有些人的的诗和远方在写作里,但更多的人只有眼前的苟且,没有诗和远方。
(来自网络)诗歌可以理解为闲情逸致的生活方式,闲情逸致的生活并不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它就在每天的生活中,只是发现它的人很少,能体验到的人更少,这些人具有觉醒的能力,也就是能细心观察生活并体验生活的能力,他们能觉察到身体和思维的状态,我称之为“觉知觉醒”的能力,参考我另一篇文章《觉知觉醒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当下的门》。也就是说只有把自己置于当下,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的生活带来的美好,不是置身于过去也不是未来。
远方的理解是去经历,去体验去丰富人生的内容,它包含酸甜苦辣,然而有的人只接受酸甜,而不接受苦辣,可是没有对比怎知有酸甜苦辣,其实接受要比拒绝和逃避要容易的多。远方并不是让你逃避现实,也不是让你逃离此地,地球是有边界的,生命也是有限的,而思考则无边无界,只有大脑才能让自己追上宇宙扩张的速度,所以远方并不在远方,而在当下。
只有面包和牛奶那是生存,也就是眼前的苟且;人不只有生存,因为其他动物同样需要生存,人还有觉知觉醒,所以才从动物进化为人类,并繁衍为几乎最成功的动物;人还有思考,所以才有几十万年的人类发展和文明。《人类简史》中对人类社会诞生和演化阶段划分为三大重要革命:
(来自网络)1. 认知革命,让历史正式启动,时间约在7万年前
2. 农业革命,让历史加速发展,时间约在1.2万年前
3. 科学革命,让历史画下句点而另创新局,时间约在500年前
一行禅师在他的《生命即当下》一书中提到“如果我们不是以全然的自我存在,并真实处于当下的话,我们就会错失一切”,这里“全然的自我存在”就是觉醒下的自我,而“处于当下”则是感受和周围事物同在,如果不能则会失去一切,当然也包括你的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