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的精神家园》第七周

《我们的精神家园》第七周

作者: 竹又 | 来源:发表于2020-06-10 21:01 被阅读0次

    小波先生在《明星与癫狂》中谈了明星崇拜以及“癫狂”的追星族。

    小波先生在海外留学时曾遇到带着睡袋露宿街头排队买票的追星族,回国后发现“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也开始出现了针对明星的癫狂,表面上没有美国闹得厉害,实际上更疯得没底”。

    “有点癫狂不算有病,因为人既有这样一股疯劲,把它发泄掉总比郁积着好”。“癫狂”的追星族大多是青年,他们精力旺盛,有一定的财务自由还有充裕的时间,他们“是有计划、有预谋地把自己置于一场癫狂之中,何时何地发作、发多久、发到什么程度、为此花费多少代价”,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在可控范围内把自己疯劲发泄掉有利于释放压力、获得愉悦感,郁积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和扭曲。

     但是,这种癫狂没了控制就是有病。比如,粉丝接机时不顾公共秩序和安全,在电梯、进出口等公共场所毫无秩序导致堵塞,产生安全隐患;在商场内部的活动现场无视工作人员的安排;跟车追车导致交通事故;泄露影星的隐私等。这种癫狂就是失去了控制,影响粉丝自己生活的同时也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爱是克制,是理智,大多数的追星族能够控制自己的癫狂,做到收放自如,在追星的同时过好自己的生活,但是“正常人和疯子的界线不是那么清楚”,总是有人癫狂到失去控制。

    “追星族不用我们操心,倒是明星,应该注意心理健康”。一方面,明星在遇到癫狂到失控的粉丝时要注意心理健康,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明星要充分认识到,粉丝的癫狂是由粉丝自己控制的,癫狂由他而起,却不受他控制。因此,明星要客观理智地看待自己与粉丝的关系,认清自己的位置与实力,不因粉丝的癫狂而迷失自己,能够永葆初心,踏踏实实提高自己。

    “国外(尤其是指美国,但不包括港台)对待影星的态度有两重性:既有冷静地欣赏其表演的一面,也有追星起哄的一面”,反观我国目前的现状,对待内娱影星只有追星起哄的一面,欣赏时带着十级的粉丝滤镜,何来冷静?粉丝的控评和资本的通稿使路人毫无话语权和招架之力。好莱坞、韩国的大影星拥有大量癫狂粉丝的同时也是优秀的演员,我国的追星族学会了韩国的饭圈文化,明星们却没有向国外影星的业务能力看齐。新生流量靠着粉丝红利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唯有作品才是明星的立身之本。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和实力,再受欢迎的明星都是昙花一现,希望明星与粉丝都能明白这一点,粉丝不盲从,明星不迷失。

相关文章

  • 《我们的精神家园》第七周

    小波先生在《明星与癫狂》中谈了明星崇拜以及“癫狂”的追星族。 小波先生在海外留学时曾遇到带着睡袋露宿街头排...

  • 让读书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

    让读书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 让读书芬芳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让读书 提升着我们的精神家园---题记 “读书百遍,其义自...

  • 《我们的精神家园》第九周

    在《文化的园地》中,作者在布鲁塞尔等飞机,去了一趟收费厕所,不想走进了一个文化的园地。隔间的门上有法文、英文、德文...

  • 《我们的精神家园》第五周

    小波先生在《同性恋成因问题》中回顾了和李银河对中国男同性恋的研究,谈了自己的感悟和发现。《我们的精神家园》第四周 ...

  • 《我们的精神家园》第二周

    “有些人秉性特殊,寻常生活不能让他们满足。他们需要某种极端体验,人各有所好,这不碍我们的事。”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 轵城七彩托教秋学段开始招生了

    信心表达爱心 学习,物实,求真,让集体成为我们的心灵依托,托管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托管项目 日托,午托,周托,作业...

  • 《我们的精神家园》第十周

    作者在《为什么要老片新拍》中说道,“老戏重拍真是不必要”。 “现在中国人里有两种不同的欣赏趣味。一种是旧的,在传统...

  • 《我们的精神家园》第三周

    “国外有位研究发展的学者说: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这话很有点意思。他的意思是说,穷人不单是缺钱。你给他钱他也富不起...

  • 《我们的精神家园》第八周

    小波先生在《域外杂谈·住》中谈了他在国外的生活期间,关于住的一些发现与感悟。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两种类型的房子,一...

  • 《我们的精神家园》第六周

    1994年,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精神家园》第七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hm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