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文修改5稿

论文修改5稿

作者: 金锐_67e6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10:23 被阅读0次

    信息技术促进区域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发展模式探究*

    金锐1,苑玉洁2

    (1.三门峡市教育局,河南 三门峡  472000;2.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对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深远意义。该文分析了全市区域学前教育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区域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该文建构了“社群陪伴式培训提升模式”,分别从课程的遴选、教学团队的组建、运营团队的招募与管理、网络培训的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区域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低成本、大规模、易操作、高质量、可复制的网络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化;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项目系河南省电化教育研究“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课题立项号:〔2017〕-JKGHDHZX-011)研究成果。

    一、引言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实现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教育领域中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创业新型人才有着深刻的意义。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提出了“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论述,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指明了目标、方向和途径[1]。党的十九大以来,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2012年3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2]。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两年后的2018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实施“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和“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等八项行动,要求持续开展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培训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3]。这些有关教育信息化文件的出台,无不凸显着信息化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三门峡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自2011年以来,河南省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强力推进,促进了三门峡市学前教育事业快速蓬勃发展,一是幼儿园数量从205所增加到目前的413所;二是幼儿教师从2415名增加到目前的8868名;三是毛入园率从原来的62%到现在的90%。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幼儿教师供需矛盾凸显,师资缺口较大,选招幼儿教师入职门槛要求较低;二是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各种托幼机构大量出现,保教质量参差不齐。三是政府投入不足,大部分幼儿园条件配置较低,幼儿教师专业程度不高,保教人员配置不够,达不到“两教一保”的要求。爱岗敬业方面,由于幼儿教师工资不高,而且民办幼儿园教师几乎不参加职称评定工作,靠职称晋升拉动幼儿教师主动提升动力不够,幼儿园教师成就感差,精神层面需求得不到满足和认可,从而导致职业的认同度低,流动性较大,保教质量得不到保证。专业能力提高方面,系统化提升路径少,缺乏专业的培训机会。存在着幼儿园工作多年从未接受过系统培训的现象。四是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办与民办之间,园所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比较严重。上幼儿园难转化为上好幼儿园难,上好的普惠园更难等老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五是学前教育研究机构缺位,全市6个县仅有2个县有幼教科,市教育局也未设幼教科;六是经费拨付的制度和机制都不健全,民办园幼儿教师未纳入继续教育,没有全员轮训的继续教育的经费等等。上述这些状况都严重影响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健康有序的发展。

    根据2016年数据统计显示,三门峡市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一是河南省幼儿园民办教师的比例为80.4%,三门峡市的比例为68.0%,幼儿园民办教师的比例明显偏高。二是三门峡市初级以下职称的幼儿教师比例占到惊人的92%,幼儿教师职称显著偏低。三是三门峡市10%左右的幼儿教师学历还在大专以下水平,学历的情况不容乐观。根据2018年幼儿教师培训数据显示,全市1259名幼儿教师参加了培训,民办幼儿园仅有76人参加。

    从上述所列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发展远远落后于幼儿园的发展需求,其中最核心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是首要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低成本、大规模、高质量的培训模式,实现快速、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国外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开始了相关研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均制定了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发展的目标与要求,以及幼儿园教师的能力标准等,提出要大力加强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对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教育技术的CEO论坛( 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响应克林顿政府的号召,开发出了著名的StaR(School Technology and Redainess)评估量表,已广泛被美国的中小学所采纳,成为量化美国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标尺。StaR是一个二维度评价量表,该评价体系将学校按照技术的整合程度分为四类:低技术、中等技术、高技术、理想级技术四种使用水平型学校;其中,StaR评价量表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中指出:高技术使用水平型学校的教师培训方式是网上导师指导;理想级技术使用水平型学校教师培训方式是随时随地指导[4]。由此看出,网络培训基础教育教师早在10年前就已经成为美国高技术使用水平型学校常用的手段。

    2016年10月,美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早教与教育技术政策简报》(以下简称“《简报》”),《简报》认为,教育技术可用于增进家庭、早教工作者和儿童之间的联系。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有助于儿童学业的顺利进行。《简报》提出:“要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素养,为婴幼儿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供支持”[5],从侧面反映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对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国外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学前教育信息化可以支持和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二是通过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进行研究,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建立有效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三是网络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最佳手段。

    国内研究方面,于珍、赵凯新对国内近十年来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期刊论文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必要性问题的探讨、信息化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的信息素养、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及信息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五个方面[6]。对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方面,鲜见相关的研究成果。

    笔者以“学前教育信息化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等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了专业学术检索。仅仅查阅到曾海、谭颖臻在2017年6月发表的《互联网+环境下农村幼师继续教育创新模式研究》一篇文章。文中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创新模式,一是进行了一体化顶层设计。分别建立了教师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教学资源子系统、交互学习子系统、技术支持子系统。二是提出要推进多元交互的深入。搭建了多元交互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资源之间、学生与专家之间交互等内容[7]。该研究的内容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实施与操作以及应用效果。

    基于此,本研究创建了三门峡市幼儿教师网络培训的应用提升模式,即“社群陪伴式学习”网络培训模式。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建立了网络培训运营管理机制,以保证网络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别阐述了网络培训实施过程前后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发生的显著变化。

    四、概念界定

    (一)幼儿教师。

    学者们根据年龄段划分,0-3岁的婴儿教育为早期教育,3-6岁的幼儿教育为幼儿教育。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3-6岁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把从事这方面教育的人员称为幼儿教师。

    (二)幼儿教师综合素质

    北京大学2014年8月出版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综合素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职业理念,指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二是教育法律法规,特别是熟知幼儿的权利与保护;三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四是文化素养,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五是基本能力,幼儿教师应具备阅读理解、逻辑思维、信息处理、写作四大基本能力。除此五项内容之外,笔者认为,幼儿的综合素质也应包括第六种能力,即教师的专业能力。根据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合理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恰当计划与实施能力等专业能力。

    (三)学前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教育信息化主要内容有环境、资源、应用和人员管理四个方面[8]。资源是基础,应用是关键[9]。

    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汪基德、朱书慧等认为“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学前教育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10]。“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是手段[11]。邢西深、许林认为:“信息化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家园共育、幼儿的一日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

    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提升幼儿园的信息化资源配置,也不仅仅是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更不仅仅是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利用学前教育信息化手段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学前教育信息化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模式--“社群陪伴式培训提升模式”的构建实施

    (一)“社群陪伴式培训提升模式”的建构

    “社群陪伴式培训提升模式”是一种基于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建构培训模式,在网络培训中实现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抱团取暖,互相提升。并通过管理团队运营虚拟社群空间,采用激励、评价、分享、传播等方式全程陪伴、引领促进并保温学员学习热情,聚焦学习效果的一种管理运营模式。通过实施大规模培训,实现互动分享参与,跨越时空学习,解决幼儿教师培训经费不足,幼儿教师教育岗位不易顶岗的实际情况,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该模式主要包括主要目标、课程框架、运营核心三方面的内容。其建构与实施过程如下:

    图1社群陪伴式培训提升模式

    (二)网络平台的选择与应用

    CCtalk是一个课中实时互动课后回放的网络教育平台,有着丰富的网络培训经历与经验,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该平台给予了研究者非常好的技术支持,有效保证了网络培训课程的实施和效果。

    在使用CCtalk网络平台授课的同时,利用各种网络软件进行学习培训。如微信公众号、各种分级分类的微信群(专家指导群,课程研讨群,管理群、教师学习交流群)、极简技术(简书、美篇、小打卡、初页、互动吧、问卷星等APP)等等,进行幼儿教师职业理念、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课程信息分享和课后学员心得、感悟、反思的传播。在提升综合素质等的过程中通过引导教师积极使用信息技术也培养了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

    (三)课程规划与定制

    根据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构成即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等六方面要素,拟定课程规划建设调查问卷,在全市300余所幼儿园进行调研,数千名幼儿教师参加了调研。根据调研数据分析聚焦课程内容方向,访谈有代表性的园长和幼儿教师,分别制定了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星动计划”(三门峡市幼儿教师培训计划,谐音“行动计划”)网络课程。定期开展网络答疑课程,邀请名师和专家为幼儿教师解惑。同时还开展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区角建设展评、食育活动展播、幼教·大家谈等课程的设置。

    为进一步丰富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课题组拓展了“园所特色”等内容,促使幼儿园疏理提升园本特色课程的同时更激发幼儿园间相互学习,形成比学赶帮正能量氛围。初步建立起适合幼儿教师基于互联网学习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素材(如云课程、案例、课件、教案、试题等)。线上课程模块主要分为法规政策课程、主题课程、专家课程、教育经验交流、学员学习分享等五个方面。

    (四)优秀教师遴选与团队组建

    一是成立专家组,根据已经制定的网络课程题目,从全市多家省、市级示范园遴选教学名师和优秀管理工作者,进行课程开发和培训工作。被遴选的教师须向专家组提交培训课程申请、并附课程计划、内容及相关课件,专家组研究确定后与教师研讨交流其教育教学的实践、案例或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和管理经验,帮助从理论高度进行再总结再梳理,促进其提升的同时支撑网络平台的授课任务,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构建了名师网络教学交流平台,组建三门峡市学前教育的名师团队。二是聘请高校、省内外教育教学专家进行网络授课,有效保证了课程教学质量。

    (五)网络课程社群学习运营

    根据网络授课要求,招募课程管理人员,包括助讲师、主持人、宣传员,成立网络幼儿教师培训运营管理团队,明确任务分工,各司其职,分别负责课程预告、课程宣传、课程助教、课程学习情况检查,提交课后心得、反思(打卡+反思),并鼓励学员跟帖互动、群内分享,助教人员需筛选出优秀的课后反思传播的同时交由主持人,主持人于下一节直播课前暖场阶段组织优秀学员及助讲教师进行分享交流。通过优秀学员的榜样带动作用去影响更多的学员,这种“生”“师”身份的互换,让许多的学员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心得反思情况每期一公布,每期一反馈,全部通过网络平台实施,助教人员全程陪同做好网络课程实施和评价、反馈工作,激发学员内在的学习热情,使学员们相互鼓励、结伴学习、抱团成长。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培训平台工作人员结构以及分工

    借助“三门峡市学前教育协会”的平台和“三门峡市学前在线”公众号,发布招生学员通知,自主报名,实名注册,统一分配账号。注册学员按照课程管理办法进行学习过程管理,在线学习、完成作业、积极分享、落地实践。没有注册管理的学员仍可在该开放的平台学习,但不计入课时,不参加积分。如“星动计划”第三期共招募2199名学员,来自186所幼儿园,包括各县、乡、村级幼儿园。按照每100位学员建立一个虚拟的社群空间由助教人员进行运营管理,助教的职责见图3。这一期共建立了22个虚拟的社群学习空间。

    图3 助教职责图

    “星动计划”培训工程是一个循环,形成了闭环运营(见图4)。主持人与讲师对接,完成试播→主持人暖场(暖场阶段:回顾;在线分享等)→讲师授课→直播结束,发布作业→各助教人员负责本组的作业统计,助教团队的并筛选出优秀作业推荐给宣传人员及主持人→借助美篇、公众号、微信、博客等方式进行宣传及分享。

    图4 网络培训直播流程图

    (六)实施成效

    三门峡市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计划--“星动计划”,自2017年10月始,至2019年元月止,历时一年半,共开设网络课程34讲,教师职业理念类课程4门;职业道德类课程4门;教育法律法规类课程3门;教师个人素养类课程4门;教师专业能力类课程12门;案例分享课程7门,课程累计时长达3060分钟。全市4263名幼儿教师参加了培训,覆盖了全市253所幼儿园和1所高校(三门峡职院学前教育专业的100名学生也参加了“星动计划”的学习)。34期课程的播放量共69990次,参加培训幼师的打卡字数为311.8万余字。赛课30节,在线观摩教师3000人,播放量达40万余次。培训幼儿教师4万余人次。

    “星动计划”培训结束后,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1712名城市幼儿园和乡村幼儿园(均含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参加了抽样调查。其中,86.7%的教师认为培训后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更加明晰,并能运用到保教工作中;89%的教师更加关注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熟知幼儿教育工作方面的政策、规定和要求;在全市组织的优质课赛讲、教学技能比赛中,民办教师获奖的比例占到了40.0%以上,较以往提高约10.0%;2018年学前教育市级课题立项达61项,首次突破个位数,其中12个乡村幼儿园首次申报课题获得立项;家长对幼儿教师、幼儿园的满意度都达到了96%以上;96.8%的家长表示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幼儿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比例达到了95.3%。这些数据表明,经过一年多的大规模线上培训学习和一系列线下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研究即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社会资源,集合影响力,开发适宜全市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多样化课程,区域推进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整体提升,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的模式。该模式中,“应用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征,“适宜全市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多样化课程”是基础,“优化幼儿教师师资培训”是核心,“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转化学习落地实践”是推手,“整合社会资源,集合影响力”是保障,“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是根本目的。

    六、“社群陪伴式培训提升模式”优势分析

    (一)低成本。简单易操作,一根网线,一个移动终端,一个摄像头(“三个一”),即可搭建便捷的网络双师课堂。电脑、手机都可以用来听课,办公室、家里都可以进行直播。同时,网络培训免除了旅程劳顿之苦,省去了差旅费,也无需缴纳昂贵的培训费用。以三门峡市“星动计划”网络培训项目为例,共34次课程,每次1000多人在线,最高达到2000多人同时在线学习,相当于三期培训了4万余人次。按照市级培训标准,三期“星动计划”培训节约经费约340万元。

    (二)高质量。一是可以享受到国际名师、国内名师的专业培训,学有所值、学有所获。“星动计划”集高校、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省内外专家之合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培训,线下活动跟进,有效提升了区域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二是网络学习培训互动性强。学员们在网络课上可以即时文字、语音互动,跨越时空进行在线学习,也可以回放,真正实现了无边界学习。可以利用客户端实现不脱岗、常态在线免费随时随地学习。搭建可分享、可传播的学习社群,在虚拟的社群空间内增加学习者的体验感和参与度,互相鼓励,结伴同行,共同发展。三是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幼儿教师学习提升提供资源支持,智力支持、平台支持。

    (三)可复制。该模式极具推广价值,根据本文所提出的构建与实施过程,利用该模式对区域幼儿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必将大幅度促进区域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迅速提升,必将迅速推进区域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这种低成本、大规模、高品质、便捷式、时效性强、混合复杂性多样化学习模式,营造了教师学习的新生态,充分调动了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内在动力和职业认同感。打通了资源壁垒与时空界限,实现了无边界的学习,将碎片式的时间充分得以利用,带动了幼儿教师教育的蓬勃发展。实现了区域大规模、低成本名师共享----区域资源共享----大范围协作的在线学习培训途径。

    七、发展建议

    (一)利用学前教育信息化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继续教育体系和机制的建立需要当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建立高效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提升区域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继续教育体系和机制,必须有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地方教育部门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一定要做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并在政策上、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目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建设还显滞后,尤其是在当前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格局下,幼儿教师数量明显不足,民办教师所占比重较高,仅仅用脱岗方式进行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决定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能否取得重要成效的主要因素,开展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尤其是利用网络开展继续教育无疑是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系统性培训势在必行,将民办园的教师也纳入继续教育体系,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助于促进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园所之间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资源库,实现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幼儿教学资源共享。

    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永恒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建立资源库成为幼儿教师获取学习资源、进行专业提升、教学过程实现师生和生生建构新知识、提升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为跨越时空、碎片化学习、社群化学习奠定了物质基础。首先要加强符合本园幼儿教师专业提升需求和园本特色发展需求的园本资源库建设;二是依托全省省级示范园、名师、骨干教师做支撑,开发优质师资培训资源库,资源库所有内容开放共享。搭建在线平台开展即时教研、教育活动的在线观摩学习交流,提前在全省学前教育的公众平台上定时提前发布,发挥更大的引領、幅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幼儿园、幼儿教师发展和提升的需求。三是实现更大区域内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基层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受信息化水平、教师能力、资金困难等条件限制,难予开发、购买信息化资源,这就需要从区域层面将资源进行优质整合,大面积分享。

    (三)多措并举,提高幼儿教师信息素养。

    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其推进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其核心仍然是幼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以及利用学前教育信息化手段,促进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四)建立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称评聘制度,促进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主动提升综合素质内在动力,也为民办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大多数民办幼儿园特别是乡镇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幼儿教师极少参加业务能力等其他相关方面的能力培训,且很多幼儿园没有职称评定激励机制,很多幼儿教师没有归属感,从而造成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流动性大,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和地方教育部门建立健全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培训机制和职称评定制度,不断提升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发展空间,提升综合素质,才能有效保障地方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八、结语

    利用学前教育信息化提升区域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是一项造福于儿童、造福于幼儿教师、造福于民族未来的一项事业,是一个重大课题,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更是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只有高度重视,认真进行顶层设计,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努力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才能实现学前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文修改5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jf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