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豆瓣网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站内通信工具从“豆邮”改名为“私信”,又在豆瓣用户的强烈抗议下改回“豆邮”。几天内用户的吐槽声、争论声让豆瓣这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显得没落和老旧的文艺聚集地找回些许存在感。
让我们先来回顾下此次改名事件。
豆邮改私信全过程
5月18日,用户登录豆瓣网,即见“豆邮已改为私信,不影响功能使用”。
之后,豆瓣用户开始集体吐槽,更发起了线上活动“还我豆邮”,几天内,参与人数近万。
5月19日,豆瓣创始人阿北出面解释。阿北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集中精力在做手机APP,在手机app里,通信功能更快、短,不再是网页版的邮件了,所以,要改。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豆瓣用户更不满了,认为这是讨好手机新用户的行为。
几天内,豆瓣用户的吐槽愈演愈烈,并没有平息。5月20日,阿北发表声明,在网页版恢复豆邮,手机端叫私信,并表示作为理工男,低估了“豆邮”这个名字在用户心中的情感价值。
还我豆邮活动只是一个名字,豆瓣用户反应过度?
因为“豆邮”代表着豆瓣的特殊性,类似的名字还有“友邻”“阿尔法城”,九点,这些名字仅存在于豆瓣网。如果说微博是“大众通识”类的网站,那豆瓣就是“小众文化”。豆瓣不仅是一个网站,更是一个有调调的、众多电影和书籍爱好者的聚集地,将豆瓣比喻为一个品牌也不过分,使用这个网站的人是认可豆瓣的特质。
前阵子,豆瓣网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站内通信工具从“豆邮”改名为“私信”,又在豆瓣用户的强烈抗议下改回“豆邮”。几天内用户的吐槽声、争论声让豆瓣这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显得没落和老旧的文艺聚集地找回些许存在感。
用户反应大,是因为“私信”使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没有特点。这种为了迎合新用户而放弃自身符号的做法,让豆瓣用户感觉失去“身价”。
豆瓣用户是谁
如前文所述,豆瓣用户认为豆瓣网站是特别的,豆瓣用户更是一群视”有个性、有趣“为头等大事的“文青”。在豆瓣有一个特别的现象,除了大家会分享推荐书单、电影单之外,你会看到“友邻单”,例如“豆瓣上最值得关注的学习型友邻”,“最有趣好玩的友邻”等,“友邻”如同书籍、电影等其他资源一样,被珍视、推荐和分享。
豆瓣的用户,是豆瓣的财富,豆瓣用户带给豆瓣极其高产和高质量的UGC。至今,我想不到国内哪个网站有比豆瓣用户更高涨的热情发布内容,写着私人长日志、书评、影评,在小组里直播着自己的生活。在其他网站上大号的行为,其实是很多豆瓣用户的日常。甚至,我以为,在豆瓣,国人的“精神需求”有了安放地。去年,业余翻译家孙仲旭先生去世,他日常在一家物流公司工作,几十年里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包括《麦田的守望者》等国外知名著作,他是无数豆瓣用户的代表,在工作之外,爱好读书、写字,勤于更新豆瓣,保持着独立的精神世界。这样的用户们,当然不接受随随便便的换名字。
豆瓣十周年,此举是否是有意为之?
在豆瓣用户强烈反抗后,豆瓣迅速地将“私信” 改回了“豆邮”。顺应民意的速度之快让豆友们觉得”还没闹够呢”。作为网站的创办者,即使是理工男,可十年里,他怎么可能不了解自己的用户?
若仔细看豆瓣官方的两份声明,不难发现,都提到手机App,阿北更表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只用过手机登陆豆瓣”,这是不是阿北向他的老用户传递信息,希望更多的用户能主动携手豆瓣一起迈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次改动,是阿北在试探老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和认可度吗,通过试探来探索豆瓣未来的发展方向吗?
毫无疑问地是,在手机端,豆瓣已经落后了。这次吐槽中,不少老用户表示,即使他们每天登陆网页版的豆瓣,也没下载豆瓣手机app,本人也是其中之一。豆瓣本来有很多机会,都没有抓住。最早并没有一气呵成地推出豆瓣app,而是将整体分拆,分别推出豆瓣FM,豆瓣阅读,豆瓣同城,豆瓣电影等等,许多用户不知道该下载哪个。同城活动在网页版时,是不少年轻人探索城市生活的首选,但在移动端也没有做起来,地方性的活动账号,类似于上海的”周末做啥“迅猛突起,占领市场。
豆瓣网创立于2005年,至今整整十年。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参加“还我豆邮”活动中,于2007年至2010年注册的用户人数最多,这批算得上豆瓣的老用户了,他们从谈情说爱谈人生,到了谈理财、谈孩子和家庭。虽然不确定,但豆瓣网似乎更属于80后。下一个十年,豆瓣是要开展新市场,瞄准90甚至00后群体,还是围绕这一批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做文章呢?舍弃“豆邮”不会是放弃老用户的第一步吧?
我也想知道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