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平庸,是既平且庸。
我的孩子,你最好不平不庸,你可以虽平不庸,但万万不能既平且庸!
因为我潜意识里那些挥之不去的失落、不甘和功利,总想在孩子身上找回来、弥补到。
我没有彻底接受父母平庸。
请原谅我的不孝,在成长道路上坎坷前行时,眼见别人轻而易举、一帆风顺地取得成功,我脑海里也曾幻想过:要是我天赋异禀,或者出身名门、家财万贯,出人头地岂不是唾手可得、易如反掌么?!
我没有坦然接受自己平庸。
上学时,成绩一般,中不溜的,还偏科;工作至今,同学们大都功成名就,我埋头苦干,虽也从县城到了省府,却一波三折、不愠不火。一言以蔽之:我的梦想全被别人实现了,别人实现的全是我的梦想。我自惭形秽、心有不甘。
我没有勇气接受孩子平庸。
自身那些美好愿景落空而留憾,贪心地认为,应该并完全可能由孩子去弥补去实现,总想孩子十八般武艺一样不落、样样精通,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因此患得患失:
担心情绪不稳定,小班就到龅牙兔学情商;
担心才艺不突出,唱歌、跳舞、钢琴、口才全报班;
担心体格不健壮,滑板车、平衡车、自行车一路练来;
担心眼光不开阔,北京、海南、青岛、苏杭…景点名胜勤打卡;
担心学习不拔尖,语数外全上学而思,做完学校作业外加黄冈小状元……
可怜的儿子才7岁半,小学二年级,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后和周末到机构学习,晚上锻炼加作业,学学学,做做做,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之外,所有时间分秒必争。
这违背了我的初衷,孩子的童年应该不累不苦,无拘无束,白由自在,快快乐乐!可如今孩子像个机器人似的,整天紧紧张张、应接不睱!
我很纠结,也很崩溃。放养吧,还他快乐自由童年,可同班同龄的孩子都在快马加鞭、你追我赶,他落下了会上不了重点学校,输在起跑线;继续连轴转吧,他也许会倦怠,会反感,会失去学习兴趣;中庸一点吧,满足学校教学,放学后家长辅导复习,但家长讲的孩子不愿听,且考试远超教学范轴,行不通。
想不到减负的好办法,我甚至勃然大怒过。老婆质问我:“你想减什么?哪门不重要?”
我抓耳挠腮,答不上来。
突然想到两个人。
苏轼《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们普遍有望子女成龙成凤心态,苏轼自觉被这种攀比、功利、虚高耽误了,惟愿孩子保持“愚且鲁”的本真,虽不但不能庸,稳稳当当生活,扎扎实实用功,“茅庐也能出公卿”!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和别人比成绩叫平庸;用功学习,向未来要成就感、要尊严、要快乐,才是优秀。
好吧,孩子,辛苦你请接纳父母现在的这一通神操作,先苦后甜!
一家之言,敬请关注和指正!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51559/c692606d2f5abae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