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是什么?按照度娘的解释,生日就是指人出生之日,也是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这真是一个很无情的定义,没有任何感情的起伏,就描绘了人的一生。或懵懂,或无知,两眼一抹黑的就来到这个世界上;或锦衣玉食,或贫困潦倒,都与它——生日,没有关系了。
生日,就像一个牌位,立在心里,只需每年祭奠一下!
生日总是打扮成祥林嫂的模样,年复一年,不厌其烦的告诉你,你,又“涨”了一岁。我们也像她的乡邻,初时(幼年)很感兴趣,因为这时往往伴随着礼物和美食;继之(中年)已近麻木,心中还有些厌烦;最后(暮年)心态已经平和,生日已成了调侃的对象。
只有你出生的那一天,才是真正的生日,以后所谓的生日,都要在前面加上岁月的年轮。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什么都能改变,就是时间不能改变。
时光如水,不经意间,总会在我们身上留下一些痕迹;时光如笔,无声无息,记录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孔子说:“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突然感觉,把两个人说的合起来,就是一辆动车嘛!白色修长的车身,在时光的轨迹上,绝尘而去。
什么事情时间久了,就转化成了回忆。儿时的咿呀学语,青春的两情相悦,中年的孤寥寂寞,垂暮的几度夕阳,都化成一张张,斑驳陆离的老照片,存放于回忆这架放映机中,时不时的,在头脑中播放一遍。
拍照,是为了回忆,当相机快门被按下的时候,一份固化的回忆就留了下来。这时,想起一首歌,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唱的时辰……。
我们的祖先,最初并不太过生日,至少平头百姓们并不太注意这个,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年到头也收成不了多少东西,像这种小资情调浓厚的玩意,应该是肉食者更感兴趣。
后来是怎么了,大家都这么热衷过生日了?
这应该归功于佛教,佛教的传入,不仅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也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变。佛家最讲诞辰,加之魏晋玄谈之风盛行,互相推波助澜,唐玄宗更是将自己的生日定为节日,上行下效之下,过生日之风日益盛行,泽被后世!
生日对于幼年是亲情,青年是爱情,中年是心情,等到了老年,就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成了自己周围人的节庆。
除了出生那天,其余的日子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最多也就是个岁月的印记,每天都会被记一次,记多了,也已经麻木了。其实,在生日这件事上,麻木是件好事,时时被它提醒一下,可不是什么美好的感觉。
曾今看过一段话:心若年轻,则岁月不老,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守住心中的那一季春暖花开,其实,我们想要的幸福,一直都在。
当生命的轨迹步入成年后,生存的忙碌几乎填充了整个生活,生日,已经沦为满足口舌之欲的由头,或者就假装忘记,偷偷的躲过去。
我们不需如此,真正的生日早已过去,我们只是在计数年龄,年龄的增加,也是我们阅历的增长,使我们更趋成熟,更好的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有空的时候,给自己过一次生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