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三,总觉得是个沉重的代名词。记忆里深刻的,是课桌上那堆得高高的课本和习题,数学老师那满黑板分不清楚的辅助线,晚自习的玻璃窗那厚厚的一层雾气,偶尔还漏出班主任那探头探脑的身影。
对于高中的记忆,高一高二的我已经模糊了,对于高三那一年,我却记得尤为清楚。作为一个连力的分解都觉得十分困难的有点文学情怀的我来说,为了那一张300分的理综卷,这一年,真的是拼尽了全部的力气和运气。高考后我说:我已经全力以赴,所以我问心无愧。所以当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毫无大起大落之心。
高三那一年为了晚上下自习以后还能看点书,我去学校外面租了房子。刚开始的时候是在一间地下室。我每天下了晚自习一个人回到那间小小的地下室里,烧一壶热水,泡一杯奶茶,然后边泡脚边继续看习题。准备睡觉的时候,打开日记本在上面写几行今天的心情,想法以及思念,然后合上日记本睡觉。那个地下室,实在是不见天日,有一次我睡过头,等我醒的时候,早就到了晨读的时间。我匆匆刷完牙赶到教室,这真的是狼狈的一天。我在那个地下室没住多长时间,楼上有一间房间空了出来,于是我就搬到了楼上去。
图片来自法国画家Victor Gabriel Gilbert那个房间里有两张床,一张床睡觉,另外一张床拿来放书,中间有一张课桌,再无其他。课桌正好对着窗户,那时候是夏天,看书的时候我会把窗户打开,听着外面的虫鸣鸟叫,感觉岁月静好,心情平静。有时候看不下去也会倚在窗台,对着窗外的夜空发呆,冥想,或者计划着未来。有一次,我看到隔壁楼有一个男生在晚上快十二点的时候在楼顶上,对着夜空大声呼号,那仅仅是一种宣泄和释放,苍茫的夜空必定不能给他任何的回应。而那些一间间还在亮着灯的房子,比如正扒在窗台上的我,也不会去给他回应。高三,注定是一场无人与你共进退的战斗。
在那个小房子里也彻底的失眠过,满脑子想的都是,高考后要如何的放纵,要去做的事情。那个计划里,有一个是给他绣一个枕头,那个枕头,现在正躺在我们在上海的小小房间里。想想真的是小女子的心思,横也丝来竖也丝。
在教室的时候,我大多是伏案在课桌上正研究着物理和数学大题的身影。那些题目,大概我一辈子也研究不透。我总是想不明白,染色体的DNA是如何一对一对排列的,那些天体是怎么转动的,还有化学的某某和某某发生反应,产生了沉淀物,都是能够让我想的头痛欲裂的难题,更别提数学老师老是摸着那已经没有头发的前额,思考着要在哪里画辅助线的样子,满满的一黑板线条,在我眼里都是平面的,谁和谁垂直,谁和谁平行,我完全看不出来。
图片来自法国画家Victor Gabriel Gilbert我的同桌是一个理科思维很强的人,很多时候她能很容易的想明白那些原理,我拿着题目去问她,她给我画图解释。印象深刻的是,她给我画生物的染色体,说这里有个DNA,那里有个什么DNA,我想问的是,这么多DNA,位置怎么排的下?她给我下结论,你就是太爱钻牛角尖了。可是我至今都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也不想再去想明白。
教室里满满当当直到墙角都是拥挤的座位和书本,打扫卫生,扫出来最多的是六个核桃的瓶子,午休的时候经常有同学请假出去吊氨基酸和葡萄糖,课间的十分钟只有后排的几个男生还在嘻嘻哈哈的打闹着,大部分人仍在紧锁眉头盯着试卷上的题目根据笔记回忆老师的讲解。
对于高三的回忆,真的只是这些如山的书本试卷和黑板上一波又一波的讲解。高考之前,那些书本,试卷如雪花一样从楼上飞下来,整栋楼都是欢舞的人群,这一切都不意外,这是狂欢,也是祭奠。
图片来自法国画家Victor Gabriel Gilbert那时候可能比较放松一点的时间就是早上跑步的那半小时了吧。围着操场,全校的同学都在一起跑步,迎着清晨的空气,大家你追我赶。再困的真不开眼的睡意,都在这10分钟的路程里被清水的露水洗涤清醒,大家班师回朝,回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奋斗。
那时候的早餐都是在路上吃的,通常是下了晨读去校外买早餐,一路吃回来。等走到教室刚好吃完。经常买的是面包和玉米饼,还喜欢吃一块五毛钱两个的粉丝包。这个是奢侈的,所以买的少。偶尔会去小店里花5块钱买一本《故事会》,然后如饥似渴的看完,看完后又充满负罪感。心想下次一定不能买。
对于高三,真的感觉提笔起来有太多的话想说,然而却又无头无绪,不知道该给这个长达一年的故事一个怎样的出场顺序。18岁的生日在高三的时候度过,成人礼给我的礼物是如山一样的习题以及和他打到半夜12点的电话。高考前孔明灯里的愿望,如今算是都实现了吧。
图片来自法国画家Victor Gabriel Gilbert这些都是经历,也是过往。一步一个脚印,人生的路,就是在这一个一个的脚印中,从坎坷走到平坦的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