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身在北美的新移民来说,四月初的淸明节是一个不知如何度过的节日。虽然有电话短信,但是并不能代替与远在故乡的亲属相聚忆往,像住在家乡的人一样去祭祖扫墓。
拜祖扫墓的历史可追溯到更古老,清明节至少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是由寒食节衍生而來。寒食节本是為了紀念春秋時具有高尚品行的介子推,每到这天人们只吃熟食而不用烟火,而后一二日便成為祭祖的清明节。在清明节托寄自己对已逝的亲人的思念与敬意,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后人健康幸福代代不息。这种祭奠仪式把个体与家族历史连接起来,如充电般给后人一种无法替代的动力。先人先祖是我们每个自己的来源,尽管我们连三代之前他们的名字都不再知道,他们的强大适存及奋斗精神无疑值得后人的尊重与敬畏,他们也是构成种族文明历史的点滴。
小时候给外祖父母上坟的旧事记忆如新。清明前后的星期天跟着母亲或舅舅,骑着自行车带着装着肉菜水果的铝饭盒、线香纸钱等物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墓碑前,再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上新土拨除杂草,与山民买几枝嫩绿的柏树新枝插在坟上,表示后代长青,再把带来的酒水撒在坟前地上,叩头行礼,然后可以吃喝一些供品。仪式完毕后,就去附近的山头上登山踏青去了,一去就一定会爬上一二个山头才返回。出国之后,清明节多少成了一个概念。只是偶尔回国时,无拘什么季节,再去给祖父母及母亲上坟扫墓,搬几块山石堆在旁边。上次回去时,爷爷的墓边长了一枝粗壮的枸杞,花开的旺盛。多年以后,再想起那些逝去的亲人,少了悲伤,多的是些模糊中他们亲切温暖的神情。
在四月的明媚阳光里,约几位朋友,在淸明前后去登山踏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薄酒野歺之余,向着东方我们出发的地方静静思想,追忆那些逝去的亲人,或许能让心中久远淡薄的温馨又一次升腾,因为不复习的东西是会渐远忘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