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炎热的北京,难免令人心浮气躁。
穿街过巷,找到深藏在东四胡同里的一家餐厅,颇费了一番功夫——它甚至都没有「指名道姓」的招牌。
真正抵达的时候,瞬间觉得此行不枉。
回廊曲折,竹影森森,清泉流淌,四处静谧,如果不是谦和有礼的工作人员来来去去,很难相信,这只是一家餐厅。
我不知道这家店的历史,但管中窥豹,也能够猜出几分,这样的布局规模,前身必然不同凡响。
在北京,你不知道底细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袅袅走过的人,还有一家家深藏不露的店。
这种陷入一种未知的深沉与苍茫的意念,令人迷惘,却也叫人心安。
只觉得,单单靠着朱红廊柱,发发呆,看看盛开在阶梯角落的碧冬茄,那样恬淡自得的烂漫,听着偶尔从某一间包厢里传出的人语,益发显得此情此景寂静旷远,也是一件赏心乐事。
《牡丹亭》里说,「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良辰美景,可不就是今天?
赏心乐事,可不就在此院?
还需要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去何处寻觅?
别处或许也有锦绣芳华,但在此地醉心不已也并不差。
宋朝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里慨叹——
「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可见,光有良辰美景还不够,还得有一个(或者多于一)心怀闲情逸致的人。
假如没有这样的自己,或者心意相通的伴侣,纵使有着清风明月,烟柳画桥,也不过是形同虚设。
但在扰攘不休,神经紧绷的当下,能够拥有「闲情逸致」,无异于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