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感,只是出门晒了一阵儿温暖阳光,买来久违未读过的杂志后,一点没有逻辑,没有针对某篇特定文章的闲言碎语。
记得初中时最快乐的时刻就是每周五与挚友放学后结伴去报刊亭了。当时的世界很小,因为是在一个比较闭塞的小城里,所以我们的生活从来都很慢,没有步履匆匆,没有眉头紧缩,大家都是放慢了脚步,不经意地就开始一场攀谈。小城里的人与物都是格外温柔,善意与爱总是在静静滋长,每日的朝阳都是新鲜的,空气里是甜丝丝的愉快味道。初中时的学业不重,因为那时觉得高考离我们好远好远,所以认为再放肆一些也是不足可惜的,因此从不会抽出时间来想着复习,想着考试。有的只是放学后与好友们的结伴而行,我们会比试谁骑车更快一些;有的只是趁妈妈回家时赶紧拿来手机看娱乐资讯,第二天与朋友们来一场超级八卦;有的只是一起去泡图书馆,在里面互相戳来戳去,看一些恋爱情节。
其实,自己一直在那段高中岁月里走不出来,而现在想想,高中每晚翻身难眠时所想的也不过是那段初中时光。对于初中,有些记忆确实渐渐模糊了,因为初中时光不同于高中时,没有大起大落,没有什么值得刻骨铭心一直深记于心的东西,它很平淡很平淡,告诉你它似乎不需要你刻意提起,只是静静存于你脑中一隅,像极了小城的安稳模样。
小时候读了很多书,不过在妈妈眼里,全部是一些不正经的书。喜欢看漫画,喜欢看杂志,喜欢追明星,喜欢的该是所有女孩子都会喜欢的吧。而也始终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初中时遇到了无比合拍的挚友。那时最喜欢看的杂志就是《爱格》,我们会一期不落地买来,会因为里面附赠的明信片激动半天,也一起喜欢上了一位叫作金浩森的摄影师。仔细想想,也确实奇怪,提起初中,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就是报刊亭和妈妈做的饭菜,以及一位喜欢过的男孩。这些是属于我的一些特别记忆,青春里的色彩。
那时的自己,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去到很远的地方上高中,没有想到会来到一所这样的大学,甚至说,没有想过以后的人生。或许是被小城带慢了节奏,总觉得可以一直与朋友们在放学路上大喊大叫,一直可以被妈妈照顾着,一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一切。那段时光,安静,沉稳,闲碎,不会一直想着,只是会在这样翻阅杂志时稍稍一怔,托着脑袋思忖一会儿,回过神后继续这繁复冗杂的生活。但它确实真真切切地存在过,也是我的再也难回的乌托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