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善行无迹,顺道而为

善行无迹,顺道而为

作者: 梁老师素养课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0:04 被阅读0次

老子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成现代文就是: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人,不会留下破绽;善于计数的人,不必使用筹码;善于封闭的人,不用门闩,别人也打不开;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别人也解不开。所以圣人善于救助人,而无人不救。圣人善于物尽其用,而无物不用。这就是遵循大道了然无遗的智慧。所以善于学习者并不认为学习需要老师,不善于学习者则推崇学习的资质禀赋。圣人不以老师为贵,不以资质可爱惜,一切靠自得。所以,他内有深沉智慧,但看起来很愚钝。这正是道之精深玄妙的体现。

这段话阐述了真正的高明和智慧是“善行无迹”,不露痕迹。而这正是道的自然无为、自然无痕之表现。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了道,才能产生真正的聪明智慧。

天下万物各有其性,各有其才,各有所属。圣人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善于利用万物,不放弃、不遗落任何一个,有教无类,使之各适其性,各尽其用,各得其所。而如何做到这一点?答案是:自然无为,让各物发挥自然之性,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自身,都能发展好自己,天下自然可达到大治。这正是符合道的隐而不遗、不露的智慧。

自然无为,并不是要人真正被动地无所事事,守株待兔地等待时机,不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再积极进取。而是强调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真正的“积极进取”,是指心怀感恩所拥有的一切,并运用正面的思维方式,顺应自然意志的同时追求实现自身的意志。如此才能最大化地释放我们的潜能。

也就是说,唯审时度势,适时出击,这样才能使之前所有的努力产生效果,自然而然地成功,而不是徒劳地勉强为之。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对此曾言:“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循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

这也道出了顺其自然的处事态度。正所谓:“努力追求,不得其道;顺其自然,反而浑然天成。”此语要求我们遵循自然法则展开行动。如果顺应便会得道,如果违逆就会招致灭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是这个道理。

要理解顺应的内在逻辑很简单:一切自然意志皆遵循自然法则,因此自然意志是最强大的力量。无论阳光雨露还是蓝天白云,自然意志操控一切,万事万物都在其安排之中,那么命运的安排自然脱离不了自然意志的约束。人类只是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小环节存在。大自然整体,可以给其中每一个环节带来一致性的好处,目的是为确保整体法则的维系。所以,最佳的行事智慧便是顺应自然意志。

顺应自然意志即顺道。《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就是: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乃天地万物之本原。所以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作为道之产物,须法天效地,顺道而行,循自然之性(法则)。对此我们须修炼清静无为,柔弱中和(控制情绪),和光同尘(不露锋芒)的品性,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修炼过程中须时刻保持本性,这样才能不失根本。

保持本性,要求我们积极遵循人性中的真善美,培养良知,服从良知。正确听取来自身体、头脑、心灵和灵魂反馈来的信息。正确掌控个体意志,得以集中精力、发挥最大潜能地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至于其他不可控的事,任其性而顺其行。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受欲望和憎恶所困,活出自我。

活出自我才是真正的自由。即能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不受他人干扰亦不掌控他人,并为自身行为负责。如果我们总是受社会环境干扰,那就会终日疲于应付;如果我们总想要掌控他人,那么就会深陷焦躁孤独。此两者都会使我们失去自我本性,失去生命的自由和快乐,成为空被时代裹挟着走的蝼蚁。

我们理应意识到:他人意愿与行为不属于我们的掌控范围,也根本与我们无关。避开无法掌控之事,使之顺其自然由相应的事物支配,欣然平和地接受当下每一刻即可。不仅要相信,当下即是最美好的呈现;而且要坚定,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是作为一个整体,由自然法则统一作出安排,但并不说明事事都合理。所以不埋怨,掌控自我意志并顺道即可。

虽天下万物各有其性,各有其才,各有所属;但才有高低,品有高下,因此产生优劣善恶之差别。真正聪明的人善于学习,择善而从,以善为师,亲善远恶。而这种学习方式不在于老师传授,也不依靠自身禀赋,而注重自习自得,自我领悟。所谓“无师自通,一通百通。”这才是最高的学习能力,也是教学的目的。

如果过于依赖老师传授,就会注重灌输而忽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如果过于强调天资禀赋就易对学生作出肆意评判而忽视帮助其建立独立完整的自尊。所以传授的用意是相信并提取学生心中早已存在的知识(激发学习潜能),以帮助其养成积极主动自学的品质,成为掌控学习的主人。如此才是顺道之举,才是颇具教学智慧的传授者。

真正有智慧的人皆大智若愚。“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即大智若愚方可得道之意——真正有才智的人表面上像愚笨的。这是因为有德,不去计较而已。大智若愚,实乃养晦之术,是一种境界,是由内而外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去行事的智慧。其前提是内在的修养,是对世事的大彻大悟。

相比之下,那些夸夸其谈、故弄玄虚、口若悬河、处处争强好胜之人实质上往往华而不实、空有其表。真正的智者专注沉潜内修,绝不刻意逢迎乌合之众。他们不轻易显山露水,等时机一到,才果断出手,从而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相关文章

  • 善行无迹,顺道而为

    老子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 善行(第三要义:善行无迹)

    第三个故事: 有个朋友去小卖铺,见一流浪汉,正在街头翻掏垃圾桶,寻找食物果腹。 他正想给流浪汉掏点钱,忽见小卖铺的...

  • 2017-08-21

    善行无迹,留一盏灯温暖他人。

  •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 跟《道德经》学生活(27)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原文: 善行无辙迹[1]; 善言无瑕谪[2]; 善数[3]不用筹策[4]; 善闭无...

  • 大道至朴善行无迹

    朴迹源于优雅的自信,是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内在本源时的那种大彻大悟的心境;是生活中,能擦亮敏感度,专注追求学问的...

  • 善行无迹——论语贯通142

    《先进》篇是《论语》下半部的开篇之作,上半部讲的是“理”,下半部讲的是“行”,所以下半部一开始就把孔子的一大帮弟子...

  • 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善行无辙迹[1]; 善言无瑕谪[2]; 善数[3]不用筹策[4]; 善闭无关楗[5...

  • 道德经摘抄~27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善行无辙迹[1]; 善言无瑕谪[2]; 善数[3]不用筹策[4]; 善闭无关楗[5...

  •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4个笔记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 善行无辙迹[1]; 善言无瑕谪[2];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行无迹,顺道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fx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