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作者: jmybeautiful | 来源:发表于2017-07-07 22:42 被阅读0次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

善于言谈的人,不会留下破绽;

善于计数的人,不必使用筹码;

善于封闭的人,不用门闩,别人也打不开;

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别人也解不开。

所以圣人善于救助人,而无人不救。

圣人善于物尽其用,而无物不用。

这就是遵循大道了然无遗的智慧。

所以善于学习者(先知先觉)并不认为学习需要老师,

不善于学习者(后知后觉)则推崇学习的资质禀赋。

圣人不以老师为贵,不以资质可爱惜,一切靠自得。

所以,他内有深沉智慧,但看起来很愚钝。

这正是道之精深玄妙的体现。

解读心得

1.阐述真正的高明和智慧是“善行无迹”,不露痕迹。而这正是道的自然无为、自然无痕之表现。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了道,才能产生真正的聪明智慧。

2.天下万物各有其性,各有其才,各有所属,圣人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善于利用万物,不放弃、不遗落任何一个,有教无类,使之各适其性,各尽其才,各尽其用,各得其所。而如何做到这一点?答案是:自然无为,让各物发挥自然之性,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自身,都能发展好自己,天下自然可达到大治。这是符合大道的,是隐而不遗不露的智慧。

3.天下万物虽各有其才,但才有高低,品有高下,因此产生优劣善恶之差别。真正聪明的人善于学习,择善而从,以善为师,亲善远恶。而这个学习,不在于老师和所谓的资质,而关键在于自习自得,自我领悟,功夫到家,水到渠成,无师自通,一通百通,这是最高的学习能力。

4.所谓“大智若愚”,那些看起来愚笨木讷的人,往往蕴藏着大聪明、大智慧;而那些看起来聪明外露、口若悬河、事事争胜抢风头的人,其实往往是华而不实,没有真聪明。真正的聪明智慧不显山不露水,不锋芒毕露,懂得和光同尘,韬光养晦,时机一到,才果断出手,从而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5.最高明的功夫和境界是自然天成,浑然一体,了然无痕;最高明的行为,都是执道而行,审时度势,顺其自然,绝不想当然,或者一厢情愿地勉强为之。很多时候,采用有为功夫是最不高明的功夫,不能取得成功。

相关文章

  •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 跟《道德经》学生活(27)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原文: 善行无辙迹[1]; 善言无瑕谪[2]; 善数[3]不用筹策[4]; 善闭无...

  • 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善行无辙迹[1]; 善言无瑕谪[2]; 善数[3]不用筹策[4]; 善闭无关楗[5...

  • 道德经摘抄~27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善行无辙迹[1]; 善言无瑕谪[2]; 善数[3]不用筹策[4]; 善闭无关楗[5...

  •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4个笔记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 善行无辙迹[1]; 善言无瑕谪[2]; ...

  • 道德经(27)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

  • 2021-03-11

    善行无辙迹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

  • 学习《道德经》第27章

    善行无迹 原典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

  •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

    【原文】 善行,无辙(zhé)迹。善言,无瑕(xiá)谪(zhé)。善数,不用筹(chóu)策。善闭,无关楗(ji...

  • 学习《道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原文: 善行无辙(zhé)迹; 善言无瑕(xiá)谪(zhé); 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nr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