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发了一个2分钟的视频,一个关于交通安全的公益采访:
采访者:你好,能问你个问题吗?
受访者:什么问题?
采访者:去年我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1178人。
受访者(有点惊讶,表情还自然):这么多啊?
采访者:那你能接受的数字是多少?
受访者(有点尴尬,迟疑一会):能接受的?这怎么说?100吧!
采访者:你确定吗?
受访者(想了想,放松了点):50吧!
采访者:这是你的数字,50人,其实50人就相当于这么多人
镜头切换,身后出现了一群穿着各色衣服的男男女女,也有孩子,她们携手走向镜头。
受访者(愣愣的看了10秒钟,转向镜头,表情严肃):那是我的家人!
受访者再回头,镜头下,那一群人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画面混乱,每个人保持着不同的姿态,如车祸现场般。10秒钟的特写,地上躺着的红色衣服妇女睁着眼睛、穿黄色衣服的孩子闭着双眼。
采访者:现在你觉得这个数字应该是多少?
受访者(嘴唇蠕动,表情僵硬,语气中带着梗咽):一个,一个都不要有!
镜头下,受访者强抑着内心的触痛,奔向他的亲人,扶起女人,抱起孩子,和家人拥抱在一起.......
这是一个倡导安全出行的宣传视频,我回看了几遍,触动很深,能切身体会到受访者情感的瞬间转变。从一个与己无关的旁观者到亲历者的角色转换,短短几十秒,真实再现,情绪的突变,即便是知道这是一次安排好的情景剧,对很多人来讲都会顷刻进入那种触目惊心的悲惨场景中,不能抑制家人瞬间遭难的苦痛。
是啊,交通安全事关人命,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许我们曾经也耳闻目睹了惨烈的交通事故,虽然也叹息、震撼内心,但毕竟事关他人,没有切身之痛。
于是乎,我们每天或驱车出行,或骑车或步行,穿梭游走于道路和人群里,那些司空见惯的违章恶习里也有我们的影子:超车、超速、闯红灯、随意变道、肆意停车,在侥幸中扮演着一个个看客。而事实上,我们的每一次出行,每一次出现,既是制造交通事故的责任人,也是无辜的受害者。
文明是人类的创造,交通文明,体现了一个国家民众的国民素质,更是对于生命的尊重。遵章守纪、礼让三先,是每个交通人的应有素质。
在生命面前,我们绝不允许一次侥幸的违章或疏忽,世上没有后悔药。一次车祸,带给受害者家庭也许就是一个家庭的崩溃,一个永远的伤痛,失去孩子的父母一辈子带着愧疚,失去父母的孩子一生缺失父母之爱,失去所爱之人是人生莫大的悲伤。对于肇事者同样,因为一次的肆意妄为,或许生命不再、或许身心伤残、或许家庭沦落。
我们无法确切地获知,我国每年有多少起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但据此推理,至少数万人的规模。我们的身边其实也时常发生这样那样的车祸致伤致死的不幸。究其原因,无非是驾驶员的违章行为导致,一些重特大交通事故动辄几十人死伤,只是因为,驾驶员疲劳驾驶、或因为思想不集中、接听电话等引起。
抛开公共交通安全问题,作为一个普通的交通人,驾驶员或行人,我总结了如下几点交通安全建议:
1. 不闯红灯,不抢黄灯,过绿灯也要减速、注意观察前方情况后前行
2.严格控制车速,陌生路段、交叉路口,减速或停车通行
3.不抢道,不超速,提前转向,夜间会车减速、双闪示意、变换近光灯
4.高速行驶,保持车距,尽量不长时间在超车道上行驶(高速车祸主要在超车道发生),超车变道必须开转向灯示意
5.注意避让大型重载车辆(大卡车、土方车、水泥运输车等)
6.遇见前方行人或骑车人,注意减速,注意观察和判断后通行(现在骑车人随意变道实在吓人)
7.停车靠边注意后方行人车辆,提前打转向灯,缓慢停靠
8.停车后开门,观察后方行人,左侧下人(驾驶员)用右手慢慢打开车门,乘客右侧开门下车
9.开车不接打电话玩手机(分散注意力,紧急情况来不及反应)
10.车辆起动、掉头必须先开转向灯、鸣笛示意、观察前后行人,特别注意靠近车辆盲区的行人
11.作为行人,应注意不横穿马路,走人行道,过斑马线,走路不玩手机,远离路口车辆拐弯区域
12.切记系好安全带,遇紧急情况,切忌乱打方向,应握紧方向盘,多次点刹制动
关爱生命、为“爱”出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