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成熟就是,不必说,自己扛,承担自己,金玉其外,冷暖自知。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中雨
我有限的儿时记忆,大部分都是一个小小的人在姥姥家或者在舅舅家又或者在某个姨家的情形,那些画面里找不到爸爸妈妈和哥哥的影子。
姥姥在时总是絮叨着当年小小的我怎样找妈妈,我也只是适时低头笑,心里却想我现在不是好好的,直等到也当了妈以后才觉出不一样来……
听姥姥说一岁见到我,那时刚会喊妈妈,就总往刚结婚的大舅妈怀里钻,每次都把她闹得大红脸。
一岁半说话利索点了,总爱坐在姥姥家门口那块大石头上,冲门前路上过往的人喊:你们见过我妈妈吗?带我去找妈妈吧!过一个人喊一遍,喊累了歇会又喊,每每都是姥姥或者谁看不过去把我抱回家里。
再大点不冲人喊了,改成坐在那块石头上,盯着过往路人看,谁叫了应一声就是屁股不动,一看一上午或一下午。
两岁半时丢了一回,吓得姥姥发动了所有亲戚差不多半个村子的人去找,在离姥姥家六七里地的火车轨道旁找到了,问我怎么走那么远怎么来这了?小小的我特响亮地回答:妈妈在火车上,我来接她回家。急得满头大汗的姥姥抱着我痛哭失声,周围的人也唏嘘不已。
五岁了爸爸妈妈带着哥哥回来了要接我回自己家,我却再也不找妈妈了,抱着姥姥腿往她身后躲,惹得妈妈眼睛都哭肿了。
我直到七岁上学才算正式离了姥姥家,只是寒暑假和过年基本上都是去找姥姥或者去几个姨家玩。只记得姥姥姥爷背我下地干活,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怎样陪我玩,舅舅舅妈阿姨姨夫给我买吃的和穿的,那时的我是个孩子王每天过的快活极了。
真正与爸爸他们生活在一起,那种快乐就消失了,我数不清多少次躲在被窝里哭着喊姥姥,犯错挨打之后是怎样担心害怕,慢慢地长大慢慢地远离,终至今日的漠然。
姥姥还在世时每次见我都说我小时候怎样找妈妈,我都能背下来。刚开始还会激动,次数多了就麻木起来。因为我记忆里没有这些,没有他们年轻时的样子,不记得发生那么多,也就无法体会当时的小人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那么执着地找,像极了书上的小蝌蚪。现在的我分析可能是出于见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也想要一个的心理,并不清楚妈妈对于当时的我意味着什么。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看着那个坐在石头上执着地等待的小人儿,我不会告诉她:别等了,你妈妈得好几年才能回来。我不能打破她小小的纯真的梦想,我会紧紧地抱住她,在她耳边轻声安慰:妈妈就快回来了,我们等一会就进去陪姥姥吧,她更需要你的陪伴。
今日我也是个有着三孩子的妈,我深爱着他们,她们是我的命。我暗自发誓再苦再难我的孩子绝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不要她们再像我一样童年没有妈妈的陪伴。
为了带好三个孩子,我和老公都赋闲在家,对于生活成本很高的今天,压力不可谓不大。我很感激老公的理解和这么多年一直的陪伴和支持,是他给了我三个可爱的孩子和一个温暖的家,只有他们在我身边,我的心底才是完整的才没有遗憾。
我想再次抱紧那个小人儿,温柔地跟她说拜拜,告诉她:不要再奢望不属于你的感情,珍惜真正对你好的人。我坚信我的孩子们不会再有亲情缺失这样的情况发生。
(原创作品,简书以外禁止转载,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