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
【机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机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作者: DamienWong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11:28 被阅读0次

    来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一、机构简介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为自然科学史所)是中国唯一的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科技史专门研究机构,是世界上重要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基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的理学“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李俨、仓孝和、严敦杰、席泽宗、陈美东、廖克、刘钝、廖育群先后担任所长(或负责人),现任所长为张柏春研究员。

    自然科学史所定位于研究科学技术的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认知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复杂关系,研究和传播科学思想,探索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与新方法,为建设科学思想库、发展科技与文化事业做出独特贡献。

    自然科学史所的前身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创议成立于1957年,1975年扩建成为研究所。目前研究所设有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西方科技史研究室三个研究室,以及中国科学院文化遗产科技认知研究中心、中外科技发展比较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等,编制规模为97人。主办《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和《科学文化评论》三个刊物。2016年8月,科技史外文新刊正式获批。拥有1个科技史专业图书馆。研究员中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或通讯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

    自然科学史所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正在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向中外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拓展,积极借鉴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鼓励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取向的科技史研究,开展基于科学技术史的文化遗产认知、科技哲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战略等交叉或应用方向的研究。

    自然科学史所自成立以来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6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500余部,获得多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多项部委科技成果奖以及中国图书奖。近年来突出成果包括编撰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史》(26卷)、《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10卷50分册)、《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与《中国近现代技术史简史》等,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天文断代研究,对世界著名实验室的研究,关于重要发明的起源和传播的研究,参与制作《龙腾》大型系列片等。已经完成的重大课题有《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物理学史大系》、《中国传统工艺全集》(19卷)、《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47册)等。“十二五”时期部署的科研项目正处于收获季节,即将出版新的重要研究成果。

    自然科学史所图书馆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科学技术史专业图书馆。现有藏书18万余册,其中线装古籍3800余种,近25000册;西文、日文、俄文书50000余册;中文期刊1200余种合订本8000余册;西文、日文、俄文期刊800余种,合订本近8800册。馆内所藏的中国古籍中,包括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辑刊》;《四库存目丛书》;《清人别集丛刊》;《明人文集丛刊》;经、史、天、算、医和方志等方面的善本珍本多种。馆藏书专业性强,门类全,学科多,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瞩目。近年图书馆增加了若干种大型数字化文献库,包括晚清民国期刊全文库,民国图书全文库,雕龙古籍库,书同文古籍库,爱如生古籍库,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库、台湾华艺期刊论文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Elsevier,Wiley,MUSE,JSTOR,Springer,Cambridge,Oxford,American Periodicals,EEB,EEBO,ECCO,NCCO等外文数据库。

    198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以自然科学史所为挂靠机构,先后主办过数百次国际和国内的综合或分学科科技史学术会议。2005年,自然科学史所与学会成功主办了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研究所有多人担任过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等组织的领导或理事等职,对团结国内外科技史界力量,加强国际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李约瑟博士、日本薮内清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等专家先后被研究所聘为名誉教授。

    自1978年以来,自然科学史所独立或与海外联合培养研究生超过300人,接受海外进修生和青年访问学者数十名。研究所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自然科学史所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希腊、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所、俄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巴黎大学、柏林工大、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爱尔朗根大学、图宾根大学、意大利研究理事会、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远东学院、韩国建国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国宝联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葡萄牙科技部等国外机构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进行双边的人员互访和图书资料交换。

    未来10年,研究所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在保持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开拓西方科技史研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文化工程与思想库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水准的科技史综合研究机构。

    二、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创议成立于1957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科技史专门研究机构。1962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代管。1975年8月,扩建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77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部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1978年1月1日,自然科学研究所重归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李俨为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首任主任。段伯宇、仓孝和、席泽宗(院士)、陈美东、廖克、刘钝和廖育群等先后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或主持所务工作。现任所长为张柏春。

    1957-1978年,研究室(所)强调有计划地整理中国自然科学和技术遗产,专注古代科技史研究,设有数学史、天工化物、生物地学史3个专业研究组。1958年创办国内最早的科技史专业期刊——《科学史集刊》。1965年后,天工化物组中的工艺史部分单独成立工艺技术史组。“文化大革命”期间,研究所的正常工作曾陷于停滞。1975年扩建为研究所后,所下设数学史组、天文学史组、物理化学史组、生物地学史组、技术史组和通史组。

    1978-1999年,学科方向由中国古代科技史拓展至近现代科技史,并增加科技哲学学科,恢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1978年将古代科技史的几个研究组归并为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室,且增设近现代科学史研究室,开辟新的研究方向。1982年《科学史集刊》更名为《自然科学史研究》(季刊)。1984年,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分解为数学天文史、物理化学史、生物地学史、技术史和中国科学技术通史等5个研究室。1998年改变按学科史划分研究室的办法,将研究室调整为4个: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室、技术与应用科学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与世界科学史研究室、科技史理论与综合研究室。

    1999-2013年,遵循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一三五”发展规划等部署,研究所全面推进改革,开辟若干新方向,拓展国际学术空间。1999年12月被认定为科研基地型研究所。在学科建设方面,以中国古代科技史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为主体,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于1999年开始研究科技发展战略,2001年前后开辟科学文化研究方向,2006年增加中外科技发展比较方向。在组织机构方面,2002年将4个研究室合并为一个研究部,2004年创建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2014年更名为文化遗产科技认知研究中心),2006年6月建立院史研究室,2009年12月成立科学文化研究中心。这一阶段,选取司马迁的名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所训。

    2010年4月研究所从孚王府迁至中关村基础科学园区,积极谋划未来十年的发展,继续推进国际合作。是年,撤销研究部,建设旨在加强学科基础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和西方科技史研究室,以及促进学科交叉与承担重要任务的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院史研究室、科学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外科技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人员规模增至近120名。2013年接受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一三五”规划国际评估,获得国际专家组好评。

    自2014年起,按照中国科学院的《“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等战略举措,研究所制订“十三五”发展规划,继续优化学科结构,改革体制机制。2015年7月,28名研究人员及由其中部分人员构成的院史研究室和科学文化研究中心调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进行深度的“科教融合”。2015年9月,将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更名为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成立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继续以科技史和科学思想研究支撑思想库(智库)建设。

    半个多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由一个起初在编人员仅8名的单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室,发展成学科涵盖中外科技史及相关的科技哲学与科技考古学、以中国科技史为核心竞争力、规模居国际前三位的科技史专业研究机构。

    研究所下设国内最大的科技史专业图书馆,收藏着许多珍贵的中国传统科技典籍及大量的中外文科技史书刊,与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合作主办科技史领域的权威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和《科学文化评论》。全所撰写和编辑专著近500部,发表论文4000余篇,获50余项国家级图书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部委科技成果奖和国际奖。

    现有在编人员、项目聘用人员、在站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等近百名,在学研究生近40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39人。研究员中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和通讯院士2人,多名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和期刊机构中任职。

    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的一级学科“科学技术史”和二级学科“科学技术哲学”的博、硕士学位授予点。1957年开始招收科学史硕士研究生,1987年培养出国内首位科学史博士研究生,迄今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0余名。

    三、分支机构

    2010年4月26日,经所务会决定,发布《关于组建新的研究室及任命通知》(科史发〔2010〕22号),决定建立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和西方科技史研究室,构建以研究室为基本研究单元、以研究中心为任务平台的矩阵式科研组织模式。

    1、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目前共有20多名研究人员。中国古代科技史室研究人员关注的学术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天文学史、数学史、农学史、医学史、生物学史、地理学史、纺织史、技术史、冶金史、造船史、科技考古与传统工艺调查与保护等。

    主  任:韩  毅

    成  员:陈  巍、陈晓珊、杜新豪、关晓武、郭园园、韩  毅、黄  兴、李劲松、李  亮、刘  辉、

            罗桂环、苏荣誉、魏  毅、吴世磊、徐凤先、曾雄生、赵翰生、周文丽、邹大海、周霄汉

    2、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以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开展学科史、科学社会史、口述科学史和中国近现代科学史料的搜集整理等工作。本室还有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曹效业、樊洪业研究员。

    主  任:张九辰

    副主任:孙  烈

    成  员:陈  悦、方一兵、郭金海、刘  亮、孙  烈、王  斌、王  公、颜宜崴、杨丽娟、张九辰、

            张志会

    3、西方科技史研究室是根据2010年4月所务会决定新成立的研究室,现有研究人员27人(含博士后), 以科学文化、比较科技史和战略研究为主要视角,研究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高技术等学科的历史,探讨科学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创造科技知识的思维模式、组织模式与实践过程,阐释近现代科学与经济、社会、文化的互动,分析跨文化的知识传播。研究室的成员又分别隶属于:(1)中外科技发展比较研究中心,(2)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两个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见各中心的介绍。

    主 任:田 淼

    副主任:姚大志

    成  员:樊小龙、方在庆、高  璐、李  萌、李明洋、李润虎、刘金岩、刘烨昕、刘益东、

            潘澍原、饶  凯、孙承晟、田  淼、王  芳、王晓斐、王彦雨、姚大志、姚立澄、

            张柏春、郑  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机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ky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