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束的地方,即是开始。
>> 小小的行动往往带来大大的结果。这句话不仅对个人成长有用,而且适用于每一个人、每一天的行为。
>> 每个词都有它的能量,一切都有自己的能量,属于自己的领域。
1
>> 是什么特别的方式让我们每个人都得以独一无二地生活着? 是爱。
>> 我们放弃所有旧有的希望, 这就是自由。放下就是无为而为,这往往是最有力的行动, 它需要极高的觉知与决心,以及真正的力量。最首要的归属是对父母的归属。
>> 我们只能错过短暂的事物,而那些为我们永恒存在的事物,我们从未错过。不需要去抓取什么,我们就被给予。我只要同意某人,某人就会平静下来;我只要同意一个状况,这个状况也会平静下来。这样一来,所有该完成的行动将不会遇到任何阻碍。
>> “接受”带给我们动力, “接受”使我们保持“空”, “接受”让我们成为自己。
>> 助人者就像一口活泉, 持续流出泉水来, 但助人者并不是泉水本身, 他只是让泉水流出的管道。唯有男人尊重女人原本的样子,女人也尊重男人原本的样子,伴侣关系才可能成功。
>> 伟大的爱,深爱着每个人原本的样子, 它超越好与坏,超越大规模冲突的概念。
>> 臣服于母亲,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它是一个成就
>> 除了听从内心、顺势移动,我看不出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让人得到力量。如果我的举止行动都要迎合大众口味,那我就不再是我自己。
>> 带着洞见与能量,未来早已存在,它只需要显现出来。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 我不会对某人的改变提供解释, 只要他说有好转就足够了, 解释总是多余的。我们不为他人的遭遇或者发生的事情感到担忧, 因为一切事物都在如其所是地走着它应走的路。
>> 助人的第一步是归于中心。有时候,承受疾病比承受真相来得容易一些。其实命运的力量总是在成就所有人, 无论人们内心对于这样的成就是敞开的还是封闭的,是同意还是抗拒。当有人在伴侣关系中认为自己有权责备、教育或者改变另一半时,他是在假设自己拥有只存在于亲子关系中的父母对孩子的权力,结果常常是让另一半因为压力变得疏离,并且在关系外寻找平衡和出口。
>> 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是一种技巧高超的报复。其实,未来早已存在,它只是在等待出现的契机。
>> 只有当我的目光朝向解决方案时,我的直觉才会产生效用。精神疾病也在寻求爱的解决之道。只有放下我执, 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与万物同为一体。只有在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时, 也就是面对真正在我们眼前的事、我们必须接着做的事时, 我们才有可能专注。一切如是的善意, 让所有的人和事物留在自己所属的地方, 让他们独自追随并实践命运的安排。
>> 只要每个人都明白家族系统排列是无法被掌控的,那么它就能保持纯净。宇宙当中,没有巧合,没有偶然。一个恨自己母亲的人,能去爱谁呢?
>> 越是抱怨父母,就越是限制了自己。那些源自罪恶感,或自我惩罚的移动,都是朝向死亡的移动。
>> 金钱具有灵性的一面,对于公平、正义有着敏锐的感觉。
>> 未来就在我们眼前,但如果仅仅是梦想着未来, 那它就不在眼前了。只要我们踏出一步,就是向未来前进了一步。我们怎么看待母亲,我们就怎么看待生活;否定母亲,就是否定生活。每一个行动,都会给我带来一份礼物。只有让当下完全地属于此时此刻,我们才得以成功, 让我们的想法与感受完全聚焦在可能的事物上。
>> 我们尊重属于父母个人的命运,并且允许他们去做只有他们可以做,也是必须去做的事情。
>> 没有爱,就没有生命。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灵”。
>> 爱的序位要求孩子全然接受承袭自父母的生命,毫无抗拒和恐惧地接受父母如是的样貌,而不期待他们有任何不同。
>> 孩子面临一项特殊任务:借由与心灵深处那股伟大力量的联结,来超越命运残酷的表象,而让自己从牵连纠葛及其所造成的后果中解放出来。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许多人拒绝全然接受他们的父母,他们试着追寻所谓的“开悟”或“自我实现”。此时所谓的“开悟”和“自我实现”只是一种寻找理想父母的替代行为。人只要放下恐惧,眼前就会出现道路,最后一路平安。如果我们不再索求、不再执着,伤痛就可以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