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阴
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
(五五)
阴是指积聚状态,在经中用来表示相同属性的集合。在佛法中,个体世界分为五种相同属性的集合: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此五阴统称为阴。
经中以色阴为例论述这类相同属性的集合,并对这些集合体从五个维度进行表述,这种表述并不是以客观现实为依据,而是以主体认知为依据,具有主观性,每一种阴都具备五个维度:
一、时间:过去,未来,现在。这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客观时间的过去、未来、现在;二是个体的主观体验的时间,这个主观时间不同与其现实的时间,主观时间与现实时间相比较产生过去、未来、现在的体验,如果主观所体验的落后于现实时间发生的,那么就称为过去,如果主观体验的内容与当前时间发生的相符,那么就称为现在,如果主观体验的先于当前时间,就称为未来。
二、位置:内与外。内与外是相对的,相对于个体,个体所处的环境可称为外,个体自身可称为内。
三、质地:粗与细。粗与细并没有客观的标准,以个体主观体验为标准。在修习中,一般将大的、明显的称为粗,小的、细微的称为细。
四、距离:远与近。这是与个体距离相比较而得的,一般而言,离于躯干称为远,向于躯干称为近;离于个体称为远,向于个体称为近。
五、价值:好与丑。这是指任何新的阴产生时,个体都会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判断新的阴对个体是否有益,这个判断结果影响个体今后对这一项内容的取舍,如果某项内容判断为是好的,在今后会更容易倾向于这项内容。
阴又译为“蕴”,唐朝玄奘法师确定了“蕴”这个翻译方法,影响很大,流行甚广,为后世所公认,但杂阿含经使用的是“阴”这个译法,本文是介绍杂阿含经佛法,尊重书中译法,仍使用“阴”这个译法。蕴与阴哪种译法更好,更能体现佛法的要义,不须过分探究,只需了解这个词在佛法中的指向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被文字所障碍。
2 贪嗔痴
2.1 受阴
云何为受阴?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瞋恚、愚痴及余种种上烦恼心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
(五五)
上,登上。上烦恼心法,指导致心烦恼的因素。
受阴中的受是得到、获得之义,顾名思义,受阴是获得的阴,是阴转化为而来的。这种转化是五阴有漏,有取,也就是对五阴的五个维度:时间、位置、质地、价值、距离等,有漏,有取,生起贪、嗔、痴及其它种种上烦恼心法。
从受阴产生的途径可知,贪嗔痴及种种上烦恼心法与漏、取具有同等含义。
对应于五阴则有五受阴,即: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
2.2 欲贪
时彼比丘为佛作礼,还复本坐,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以何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触?”
佛告比丘:“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而白佛言:“世尊为说五阴即受,善哉所说!今当更问。世尊,阴即受,为五阴异受耶?”
佛告比丘:“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五八)
五阴是五受阴建立的基础,欲贪是五阴转化为五受阴的根源,如果五阴有欲贪是五受阴。
佛陀说: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佛陀说:不是五阴本身有欲贪,也不是五阴之外有欲贪。而是五阴之中有欲贪时,那么五阴就成了五受阴。
贪是对某阴产生时,个体对其不正确处置的现象;
嗔是某种阴产生时,其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个体采取的负性做法;
痴是对阴的产生及其结果处于无知的状态。
当阴处于贪嗔痴时,则阴转变为了受阴。圣者断除欲贪,则五受阴断灭,但是仍有五阴存在,五受阴是能断灭的,因为受阴是阴处于贪嗔痴的结果,但五阴不能断灭,因为五阴是六入处作用的自然结果。因此圣者断除欲贪之后,断灭五受阴,因有五阴,仍能存活于世间。
在佛法中,严格地说,五阴与五受阴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但是日常交流中,甚至在杂阿含经中,五阴与五受阴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区分。学佛者界定清晰五阴与五受阴的概念,确认两者的区别是有益的。第一,这有利于理解佛法能达到的范围,指导学习者适应世间,从两者的概念就可以推测出成就佛法的圣者是有五阴存在的,五阴是圣者存于世间的基础;第二,这有利于理解修习佛法所达到的高度,无余涅槃是学习佛法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有些人认为无余涅槃只有在死后才能达到,其实不然,在杂阿含经中,无余涅槃是五受阴的完全断灭,确认断灭五受阴,仍有五阴存在,那么就可以认为无余涅槃不是死后才能达到,学佛者生前就能达到这种高度;第三,这也是理解佛陀修行高度所必须的,我们假定佛陀生前就已经完全修习并达到了他开示的法,那么我们显然不能接受佛陀要等到圆寂之后才能证得无余涅槃,五阴的存在为佛陀证道之后仍然存活的事实提供了依据。
另外,界定清晰两者的概念,有利于深入理解欲贪在佛法中的含义,有利于明确修习佛法的方向,在佛法中,从身与心的角度看,欲贪是心被身牵引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明白,佛法解决的是个体本身的身与心的关系,而不是解决个体与外界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