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们知道的而言,农业可以提供大量的能量,能够让人类数量快速增长,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和精力,并且农民最终战胜了猎人。那么为什么农业的发展不是爆发式的,相反是蜗牛式的前行?
事实上,粮食生产是发现的,而不是发明的,早期的人类对于粮食生产还是狩猎采集,这中间甚至不存在有意识的选择。粮食生产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副产物,在可采集狩猎的食物丰盛的地区,粮食生产的发展进度非常缓慢。
另外,粮食生产和定居没有必然的关系,在物产丰富的地方,猎人也会定居,并且,粮食生产者中也有流动的群体,他们播种完之后就让作物自我生长,隔几个月回来看看,稍微除除草或者收割一下。
在粮食生产的早期,人们采集野生食物和培育非野生作物是同时进行的。甚至,出于声望的考虑,男人们会更倾向于一个月打猎一头鹿,而不是确保每天采集坚果,一个月带回几倍于一头鹿重量的食物。那么是什么因素让农业更具有竞争优势呢?
第一个因素可能是获得野生食物的可能性减少,人们转向稳定性更高的粮食生产。
第二个因素是野生鸟兽资源的枯竭使狩猎采集的好处减少。
第三个因素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的技术和设备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第四个因素可能是人口密度增加和粮食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或许正是这四个因素,迫使狩猎采集族群只能有两种命运:要么是他们被邻近的粮食生产者所取代,或者他们为了生存只有采纳粮食生产的办法。
记得以前看到的一种言论,粮食生产并不是人类的一次伟大改革,这或许是小麦等作物征服世界的一次伟大胜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