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娇纵和严厉VS和善而坚定

娇纵和严厉VS和善而坚定

作者: 圆圆_与爱沟通 | 来源:发表于2017-10-10 16:07 被阅读0次

    Ryan上学期的成绩单下来,除了文化课全A以外,在体育、文艺方面也表现突出。看着他头一回拿到的“三好学生”奖状,头一回站在学校礼堂作期末总结,作为他亲娘,我不禁沾沾自喜,瞬间膨胀,然后狠狠得瑟了两天。

    观察这个得瑟中的自己。首先肯定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觉得自己的工作太称职了,对娃儿的教育太成功了,还有种想“公诸于世”的冲动。(当然,出于一些传统美德和社会角色的约束,本人还是极力伪装出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然后对这娃儿是咋看咋顺眼,看哪哪儿都好,对于他平时让我抓狂的种种行为,瞬间也变得不再是问题,且恨不得竭尽所能满足他一切愿望——他那么“完美”,真是再怎么疼也不为过。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过,当你看到A时,就意味着你看到-A。也就是说,当孩子“好”时我有多自恋,那当他“不好”时,我就有多挫败(不过出于自我保护,我们也许不会自我挫败,而是把愤怒的矛头指向孩子。);当孩子“好”时我捧得他有多高,那当他“不好”时我就有可能会跳到另一个极端,批得他非常狠,反之亦然。还好能自我观察,然而言行可以伪装,感受,却是真实的。(真的很得瑟)

    1.自我观察,发现你的私人逻辑

    可能大家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当孩子表现好时我们就会兴奋不已,有种想把TA宠上天的冲动。这时我们会觉得孩子几乎没缺点,而我们对自己身份角色的评价也是肯定的——我是个合格的好父母。

    相反,如果我们的孩子表现糟糕时,就会想狠狠地批评惩罚TA,好让TA“长记性”,而这时的孩子在我们看来几乎全是缺点。不过愤怒的背后往往是自己的无力感,因此通常暴怒过后我们会感到深深的自责——是我没用,我不是好父母。

    孩子表现好= TA是好孩子=我是好父母

    孩子表现不好= TA不是好孩子=我不是好父母

    这是个以偏概全的私人逻辑(之前我的一篇文章《用“私人逻辑”,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有讲过)。就像我们不会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一样,当孩子犯了一个错,那TA就是犯了一个错,但并不代表TA是个坏孩子;而当孩子在哪方面表现得好,那有可能是TA在这个事情上很努力,很用心,而不代表TA是天才。至于对孩子的管教,也只跟我们的方式和技巧有关,那我们为什么会单凭孩子在某个阶段、某个领域的行为表现就给自己贴上标签呢?

    我们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逻辑去诠释事件,产生情绪感受,继而影响我们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从行为来观察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再找到我们的不合理信念。

    1.1观察行为背后的动机

    首先我不认为所有的赏罚都是不好的。但很多时候虽然行为一样,可内部动机却可以截然不同,而不同的动机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其实我们一般使用的赏罚机制很简单,就是趋利避害。即通过赞赏的方式来激励孩子(持续)做一些我们认同的事情;用责罚的方式去避免他们做一些我们不认同的事情。但长期依赖外力来决定自身行为的孩子,是不可能学会思考和自律的,更不能准确认识自己的身份价值。也就是说,父母赞赏我我就是好孩子;父母责罚我我就是坏孩子。因此他们很可能只是为了获取别人的赞赏和认可才去做某事,或是为了逃避责罚而不做(或偷偷做)某事。他们会觉得只有奖励和惩罚才与自己有关,而不会思考这件事情本身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具体可参看正面管教系列书籍)

    赏罚的浅层动机就是借助外力作用希望让孩子变得更好,而这种外力其实是一种控制,其原理跟海洋公园训练海豚相似,不过训练孩子比训练海豚要复杂得多。我们知道,真正的平等和尊重,是不该以控制为目的的,但回想一下当我们对孩子软硬兼施都不起作用时那种崩溃和抓狂,就知道我们是有多害怕失去控制。

    1.2观察情绪背后的逻辑

    我们身上就像装有两个按钮——一个是高兴(自豪)按钮,另一个是生气(挫败)按钮。当孩子的行为触动了我们的高兴按钮,就想去奖赏他们;相反,当孩子的行为触动了我们的生气按钮,就去责罚他们。这里不仅是指行为上的赏罚,我们的语言(表扬和批评)、态度、甚至是对孩子一个赞许或厌烦的眼神,在他们看来都可能是赞赏或责罚。

    当“管教”与家长的情绪感受挂钩时,就不再是单纯的管教。

    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是“和善与坚定并行”,与其说这是教育方式,倒不如说它是一种教养态度。作为一名正面管教讲师和一名心理师,我知道和善而坚定对亲子管教的重要性,然而作为母亲,却更深知它执行起来有多困难。

    它的难度在于我需要时刻保持觉知——当孩子出现各种不当行为时,依然能在尊重孩子的同时守住自己的原则;而当孩子表现得好时,我还能定得住不被自己的飘飘然带走,不至于对孩子盲目娇纵。

    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就会有种莫名的自豪感,特别想让所有人“看到”。这种看似“虚荣”的行为之下其实有着更深层的意义。Ryan从小只要有点什么小进步,我就会迫不急待跟我母亲“分享”,且不经意就会夸大其辞。这里面除了想让她分享我的喜悦之外,其实更多是想向她证明我的能力(是我教育出来的)。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树是不需要努力去证明自己是一棵树的。那为什么我们要处处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呢?——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好。

    刚才说过,在赏罚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他们只能通过父母对自己的言行态度来评价自己——只有当父母(别人)赞赏我时,我才有价值。(再次说明,这里的赏和罚,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态度。在孩子的眼里,可能得不到TA期望中的父母的关注,就是一种惩罚;而父母一个赞许的眼神或一个微笑,TA也可以理解成是奖赏。这不一定是客观事实,但却是他们眼中的“真实”。)

    这些向外求的孩子长大就变成了向外求的父母,而他们孩子的行为表现就成了对他们最直接的赏罚。即孩子表现好,我就是好父母;孩子表现不好,我就是差劲的父母。

    因为以偏概全的逻辑,所以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证明自己是“好”的。因此只要孩子在某个阶段某个领域出现了不当行为,我就会大失方寸,质疑我的孩子是不是“不够好”,我自己是不是“不够好”,而不会坚定不移地相信我和孩子都足够好,但是我们需要寻找一些新的方法去解决当前的问题。

    由于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于是我们就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自己仅有的方法死死不放来证明自己“没问题”,即使明知这不是什么好方法也不敢放手。因为放手则意味着死亡,这就是我们恐惧和抓狂的根源。

    2.善用“鼓励”,修正私人逻辑

    正面管教建议用“鼓励”孩子代替赏罚。因为只有在孩子表现好时我们才会奖励,而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会责罚。但不论孩子的表现好与不好,我们都可以用鼓励。一个真实有效的鼓励,应该是源自于内心最真诚的信任。

    Ryan到现在还系不好鞋带,每当看到我就会抓狂,觉得他怎么这么“笨”,更觉得自己很“失败”。但后来发现原来我一直给他买带魔术贴的鞋子,他根本没绑鞋带的机会。看到自己以偏概全的逻辑后,我就告诉他,也告诉我自己,这只跟训练的次数有关,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多加练习就好。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修正自己在孩童时期形成的不合理逻辑,疗愈你内在小孩的过程。当你在孩子“不够好”时能一遍遍鼓励他,也是对自己内在小孩的一种心理暗示。只有在这一遍遍暗示的过程中才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情绪才不至于被孩子的行为所牵制,才,有可能,和善与坚定并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娇纵和严厉VS和善而坚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zv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