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常为教育不好孩子苦恼,严厉一些怕打击孩子的主动性,宽松一些怕娇惯纵容孩子。
- 每天努力扮演个好父母,即便上完班累得像狗,还是强装笑颜的面对孩子。可总有那么些时候,完全绷不住,对顽皮的孩子发火,事后又无限自责,觉得不配做父母,不完美。
如果你也和我有一样的苦恼,那真心建议你读一读《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
它是适合快读的一本书,其实核心内容并不多,但是有不少案例和实操指导;如果只想抓住核心解决自己的困惑,可以根据大纲拎一下,或者直接读我这篇干货。
在现实生活应用时,谈话的技巧,个人的耐心等等都是一种考验,书中有不少案例,在困惑的时候拿来参照下还是很不错的。
核心
其实纵观整本书,主要是解决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问题,核心思想我粗浅地归纳为三点:
-
平等:
1)尽量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将自己立在神位,以平等的大人之间的交流方式面对孩子,孩子的观点会给你惊喜;
2)“如果父母只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一件事情,我希望是:每当运用权威去逼迫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他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为自我负责的机会。” - 倾听:有时候孩子就像女人一样,并不是需要你给解决方案,他们只是想抱怨,想抒发一下情绪,请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要知道每一个诉说苦衷的人其实心里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
沟通:这是重点。
1)首先,你要弄明白是谁的问题,父母的还是孩子的;
2)其次,孩子的问题可以选择倾听,父母的问题可以选择诉说,双方的问题可以选择商议,总之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
3)最后,得出解决方案,记住解决方案并不一定由父母制定,孩子的问题孩子自己解决,双方的问题协商解决。
此外,我还体会到的是,其实不光是与孩子的交流,与家人的交流,与他人的交流,其实也是一样的,都是一脉相承的。
摘录
-
“有人说,“中国的家庭=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
不要太形象了,好嘛 -
”如果更多的人,能停止对这个世界的抱怨,不让自己成为一个挑剔的评论者,不把今天我们过得不够幸福快乐的原因,归咎于原生家庭,归咎于历史和社会的不够美好,而是把重点放在成为一个自我掌控、自我负责的人,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那我们的社区就会越来越好,我们下一代的生活环境,就会越来越美妙。如今的这个社会,你我真的可以多做一点点什么。“
虽然有点鸡汤,但是确实不应该让“原生家庭”背锅。有些人即便出生在黑暗之中,也可以照亮他人。多反思反思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
“懂得接纳的父母愿意让孩子编写自己人生的”程序“;不那么懂得接纳的父母感觉有必要为孩子编写他的人生。”
放手吧,难道我们被父母摆布得还不够嘛,别让历史重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