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大约半年前开始接触P.E.T.父母效能训练,阅读了《P.E.T.父母效能训练》的书籍,当时还写过一篇读后记《处理亲子关系的圣经》,但后来也就放下了,并没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次机缘巧合参加了雨滴老师的这期P.E.T.工作坊,三天下来真的收获了太多,此刻所有的感受都涌在心头,想表述的太多又似乎无法梳理,索性让这些点滴思绪自然流淌吧。。
坦诚的说,这次去参加工作坊,是抱着一颗功利的心,想学到一系列的理论和技巧,去改正孩子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包括之前看的一系列的书,都其实试图去找到一种短平快的方法去“搞定”孩子,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沟通的问题。
然而,随着工作坊的深入讨论,我逐渐意识到,亲子关系中,只有不到25%是语言沟通技巧可以派上用场的情境(无论这个技巧是P.E.T.还是“非暴力沟通”还是其他什么),而另外75%以上都是对儿童发展,对生命进程的理解。成年人通过语言跟孩子说话,而孩子直接感受到的,是成年人内心的图景,孩子会内化之,模仿之,吸纳之,表现之。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究竟在向孩子示范什么?
就我一向引以为傲的亲子阅读为例,我深知我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必须先做到怎样的人。我不会教孩子去看书而自己刷手机,而是我陪他一起阅读,或者看我自己的书,诸如此类。希望孩子看到这样的妈妈,也可以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即使我有的时候工作家务真的很累,我也要坚持亲子阅读;即使他有的时候很想玩点别的,我也要坚持让他看我“安排好的书”。
再比如说饮食和科学养育。书上说,孩子每天必须的营养有哪些哪些,可是饭渣孩子不肯吃,我就开始逼迫孩子吃完碗里的饭,还硬安上否则就“不珍惜粮食”的帽子,再加上“不吃完就不给你玩那个”的威胁;同时书上说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那么我就坚决不喂饭,也不让家里老人喂饭,甚至因此而引起家庭矛盾。
看似不关联的两件事,可能都是在向孩子示范,我们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比如阅读量/科学的饮食,以后可以是考试成绩/工资薪水),可以忽略和掩盖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疲惫/委屈)和需求(想要休息/其他的兴趣爱好)。甚至,我们在向孩子示范,可以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去胁迫他人,去说谎。我们在向孩子示范,这个世界非黑即白,而“我”一定要赢。细想一下,孩子平时所谓的“不良行为”是不是都是这些示范的模仿和表现呢?
归根结底,我们都希望养育出一个“完美”的孩子。然而我们忘了一点:孩子都有读心术。任何行为背后的起心动念,他们都能觉察到。任何想通过沟通技巧而“操纵”孩子的行为(包括通过赞扬而希望孩子重复良好行为),最终都会失效,一切皆会打回原形。
孩子无法做到完美,而父母也无法做到完美。P.E.T.的第一章就说“父母是人不是神”,能够接纳自己的有限性,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允许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允许自己在学习作父母这条路上犯错误,才能以一个放松的状态和孩子相处。相比于任何沟通技巧,父母自身的状态可能更加重要,能够在自我滋养的前提下,给与孩子内在的放松和全然的关注,那么很多困扰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接纳了作为人的有限性,才能在沟通中让情绪的问题越来越小(不会被诸如“我不是个好妈妈”的情绪淹没而崩溃沮丧),才能坦诚相待彼此(而不是互相控制操纵),而“信任”是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有了彼此的信任就解决一大半的问题。
接纳了作为人的有限性,才能真诚的和孩子说话不端架子,不说假话表里如一(记住孩子的读心术);才能真正表达内心的感受而不带是非对错的评判,不给孩子套上“完美”模子(“别人家的孩子”);才能够欣赏他的独特性,倾听他的需求。
这时,沟通才有可能。
总的来说,P.E.T.的沟通技巧在于倾听,但其起心动念在于真诚。对自己真诚,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有情绪;对孩子真诚,是不以功利心去操控,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有情绪。唯有如此,我们才是向孩子示范坦诚沟通,也会收获一个坦诚沟通的孩子。
永远记住,在亲子关系中,感知力胜于逻辑力,坦诚胜于技巧,真实胜于完美。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没有短平快的诀窍,一切都靠平时的一字一句一言一行的积累和沉淀,这是平凡之路,这是最好的旅途。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