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宝吵得不行,决定再启烤蛋糕“事业”,心里有一千万个抵触,实在因为大宝小时候,曾经备齐了几乎所有装备,但屡战屡败,那种满溢的挫败感,不堪回首,某种程度上类似塞利格曼电击小狗实验种的习得性无助之感。所以这一次,带着很重的思想顾虑,甚至如临考般紧张起来,结果、结果、忙碌三个小时,各个环节执拗而精准之后,面对不甚成型的巧克力戚风蛋糕,人到中年的我,内心轰然崩塌、像被巨浪掀翻……
就像乘风破浪里宁静说的,所有的过往都不是白过的,有一刻,觉得自己就像在沙滩上被暴晒的咸鱼,直到留意到、一只跟在后面踢鞋底的小宝,她理解而同情的眼光,瞬间化作海水甘露,我问她如果蛋糕失败了怎么办?看着她萌萌的眼神里的疑问,于是莫名地勇气就来了,坚定地跟她说:肯定要再试啊!所谓为母则刚,就是这个情境吧。
手工烤蛋糕,材料、步骤、火候,无一不求精确,西餐与中餐的精髓之差,也在这饮食文化中淋漓凸显。多年前的尝试伊始,没有如今的网络配方视频,基本买本书照着做,这书也真的是不讲究蛋黄和清的分离、蛋清打发的程度、烤箱的温度校准等等细节,现在反观,甚至连画重点也不到位,对本就在烹饪方面无天赋的人更像误导,顺带把信心耗尽。 这样分析来,似乎原因一下子就明朗了,自己甚至还有点小委屈。然则,书——冤枉了,因为主观性在人的手中啊。回想自己的初心:不算有兴趣,哄孩子随便玩玩,所以配方种种“差不多”就行了,而西点恰恰就不能马虎细节,借个时髦的词,只想在河边溜溜、并不想躬身入局,就是自己的初心啊!
想尝试而不躬身,恐怕人人都经历过。人类的生存本能决定了索取的贪婪性了、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催生焦虑与行动,就像很多不满意现状、离不开、放不下的人,在斜杠中尝试、探索。当然也包括我,学习了一些方向后,心里还是窃喜的,喜欢又不难,谁不想做?探索中,也不难,但就是难成气候,所以兜兜转转的结果是回到原点~~离不开。两三年下来,思想和认知都收获不少,但境况没有变化,缺少的关键往往就是躬身入局。以戚风蛋糕为例,如果,明确学会做蛋糕的目标,去收集蛋糕制作的食谱、请教擅长做蛋糕的朋友、甚至上一个西点培训班 ,或许早就随手戚风、转天轻乳酪了,缺少了这份投入,就像河边常走,沾湿了鞋子、依然不敢游泳,只能艳羡人家的泳姿、忘了自己水都没下过…
躬身入局,亦含有拍拍易碎的玻璃心、扯平褶皱的小情绪,放空自己去倾听、感受关注的人和事。比如,对不喜欢的职业、不喜欢的人,退一步,如隔世般,看清逻辑和缘由,依然可以不屑、可以观火,只是做好你的那份,就像给自己做蛋糕一样,尊重规律、敬畏标准、用心用理地去投入,对有些人,心里当路人即可,不为难自己,也是躬身的另一种姿态。比如,对孩子,balabala说很多道理,希望对方能理解我们的苦心,但对方的一番道理可能令父母前半的道理像打水漂,平静倾听、努力去懂,也是躬身入局,进到另一颗心灵去…
So,对什么有兴趣,就躬身入局,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全力去做,方能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