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搞心态系列(三):施主,我这里有一套搞心态秘籍你要不要...

搞心态系列(三):施主,我这里有一套搞心态秘籍你要不要...

作者: 太师府伴读小书童 | 来源:发表于2021-10-30 14:40 被阅读0次

    今天换个口味,不读社会科学的书了。搞心态嘛,何必拘泥于形式和内容。
    其实搞心态的方法可太多了,你可以读点儿杂书、KTV喊两嗓子、或者出门左转找人打一架,没准儿都能达到效果。于是,今天的内容底子出处便不再是一本“书”,而是一档读书节目: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它里面大概用了6期150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要的介绍了下面这部佛学经典:《般若波罗蜜心经》(简称《心经》)。


    心经(略本)

    今天咱们不玩儿文字解读功夫,就根据节目的内容以及个人的理解,谈谈它背后佛家思想的概略内容。而毕竟要扣题,所以内容主要围绕在:佛门中人是怎么搞心态的。内容完全口语化,而且可能还很跳,想到哪儿说哪儿。
    本就是佛门门外汉的闲扯,图一乐儿莫较真。

    佛经的背景

    还是先说说佛经是怎么来的。
    佛教不像其他两大宗教,没有类似《圣经》、《古兰经》之类的圣典。佛经是一大套书,且传到现在,口径繁杂众多,《心经》是其中比较流行的一部。
    释迦摩尼这个人存不存在过,基本上现在公认是确有其人的。而一般只有被认为是佛陀本人说的话才可以被称为“经”,有点像论语里只有“子曰”的才行。和孔子、苏格拉底两位大神有点像,佛陀自己是只述不著,现存的佛经文本是其弟子或者再传弟子们整理出来的。
    说到这儿,还是扯远点儿。想说说为啥会出现大神并存的“轴心时代”。
    要说聪明人的话,之前也应该有,所以大家一起出来,就有点儿像时序序列上出现的异常值了。一个猜测是:这些人以及其继承者刚好赶上了信息传播技术成熟的第一波。这里的“技术”不单单指印刷术之类的技术,社会结构、规模也很重要。比如心经,据说是口传了一两百年才开始有文字记载,口传这么久,没有一定的社会结构规模支撑可不行。
    然而,传来传去,心经是不是真的佛陀说的,现在还有争论已不可考。但其实到底是谁说的也不太重要对吗?讲的有道理有感染力才是重点。从对咱们自己的儒家文化传承变迁来臆测,绝大多数佛经很可能也不是一个人的智慧,而是它在流传的过程中和不同的文化交融、随时代价值的变化、受到不同智者解读后流传到现在的结果。

    为啥要读它

    还是不免要功利的思考问题,于是问: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读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其实,任何一种经典能够流传千年,背后一定是因为它符合了某种人类本质的东西,并且做到了和时代价值很大程度的无关。又或者解读空间足够大,至今为止能够经受住历次思想变革而屹立不倒。所以说,有时候读点儿经典,或许能够从中体味出一点人性不变的味道。
    此外呢,如果用当代的视角观察和解构经典中的内容,看看里面有怎样的预设和推理,也挺有意思,就当娱乐了。

    读到这儿的请大家自行网上找个心经原文,再找个翻译看一下。

    佛家的目标

    这里就和节目保持一致,只用《心经》的第一句话来做引子: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一句话,拆出来不太容易翻译,此处为了便于理解,并不是一字对一字的翻。其大概意思是:
    观音菩萨在深入的修行了佛门智慧之后,领悟到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等等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生生不息的,所以做到了可以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达到了超脱自在的人生状态。
    看来,观音应该是个搞心态的好手。同时,这《心经》的第一句话也点明了佛门中人的最终目标:帮自己解除一切痛苦。
    这句里有不少佛教用语:般若波罗蜜多、五蕴、空、苦厄。
    下面通过分别拆开来聊,再给它们组装起来的方式,看看佛门中人到底基于怎样一个逻辑,来帮助自己达成这个目标。

    什么是苦

    众生皆苦。
    求不得:追不到美女、买不到豪宅、出不了名,就很苦。
    爱别离:失去至亲至爱,痛苦。
    怨憎会:总有不得不承受的负担,不想上班、不想见到一些人、不想受条条框框限制,非常苦。
    这是都是现实层面的东西,人人几乎无可避免。

    为啥会苦

    按佛学的思路,为了超脱苦,得先知道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然,两千年前的人绝对不会跟你讲心理学或者生理学,而是将原因归结成了“三毒”:贪、嗔、痴。
    贪:无穷无尽的、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嗔:因不合己意而产生的气愤、不快。
    痴:傻、不懂事儿、看不清事情的本质。
    这些是心理层面的东西。但到这儿,佛家认为还没说到根儿上。于是,佛家指出,在“三毒”的背后是“我执”:人啊,总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执着,是因为你的世界观有问题

    为啥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佛家的意思是说因为人们对于世界的根本看法不对。换句话说:您老世界观有问题!有问题就得有答案,于是佛家基于对世界本质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世界观”。
    最终汇聚成一个核心概念,那就是:空。

    客观世界靠不住

    空,悟空的空。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万物无时无刻都在不停的变化、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还有两个词儿具体解释“空”这个观念。
    1、诸行无常
    指没有一定之规。
    如果套到科学的话语体系里,就是说:不仅在“有规律”的混沌系统中会导致现象不可琢磨不可把握,甚至于“规律”本身都是变化的。甭管您是经验主义还是理性主义,啥都靠不住,咱这是彻彻底底的怀疑主义。
    2、诸法无我
    没什么天长地久。
    宇宙可能坍缩也可能最后成了一锅粥、地球会爆炸、国家会解体、婚姻会破裂、公司会破产、个人会有意外灾祸或者生理疾病;最喜欢读的书,几百年后可能不会有人记得;身边的杯子、桌子、玩具模型,早晚一天会降解...
    3、寂静涅槃
    如果一个人真的从心底认可上面两点说法, 可能心态上就可以做到“涅槃”、“躺平”了。
    的确,既然大家最后都是:“这个小盒才是你永远的家”。那还执着什么?纠结什么?何必生气?何必痴迷?何必贪恋呢?
    如果说上面还只是佛教世界观的唯物部分,即佛家是怎么看世间万物的。那就还得说说唯心的部分:以人类主观的感受视角出发,佛家是如何构建和探索这个世界的。

    主观感受也靠不住

    佛家将这个世界的所有有形无形的东西,抽象成了五种概念,叫“五蕴”。
    色:一切的物质现象。
    受: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能力。
    想:人类头脑中的概念、定义、范畴。
    行:人类动作、有意识无意识的行为。
    识:人类意识、心理感受。
    看,四比一,主观的东西完胜。
    其实,如果把“五蕴”看做世界本质的话,确实有点偏向唯心主义了。比如认为脱离了人类感受后是没有“客观存在”之类的,但这观点是对是错今天不聊,因为这玩意儿早就有人都想明白了,是属于不可知论的范畴。所以是不是相信,看个人。
    再将“五蕴”和“空”的概念联系一下,“五蕴皆空”就好理解了:不止物质世界,您老的感受也会变,靠不住!

    那该怎么超脱“苦”

    心态上要转变

    前面已经说了,按佛家的理念来说,世界是不停变化的,没什么永恒不变的本质。你所有的感受、行为、意识,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今儿喜欢一个人,可能明天不喜欢了;小时候觉得好吃的东西,现在也不喜欢吃了;年龄增长,头脑、眼神儿可能越来越差越迟钝;那些你心里曾坚守的原则、概念,也往往会随着时间变化.....没什么天长地久,更没什么可执着的东西。
    这便是佛学倡导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的确,如果说一个人真的做到认可了佛教的上述世界观,或许真的能体会到“五蕴皆空”。于是便可以做到没了执着。没了执着,则贪也不必、嗔也不必,而由于领悟到了真正的智慧,也不再痴了。没了贪嗔痴,便不再有苦。于是,就到达了觉悟的彼岸。
    这种理念在佛家用语里有个名词:般若,指的就是这种到达彼岸的智慧。

    行动指南

    《心经》的全称不是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嘛,“般若”这个理念咱们说完了,得简单说说“波罗蜜多”。它指的是佛门中人应该坚守的日常行事原则。
    佛家总结了六种“波罗蜜多”。
    布施:做好事儿。不是为了别人的赞赏和感激,要出于自己真诚善意而做。
    持戒:不要干坏事儿。悟空+八戒=王炸组合。
    忍辱:大气点儿,不要斤斤计较。
    精进:专注精进。现代认知科学也持有很多类似的观点。
    禅定:可以理解为冥想、打坐一类的。认知科学现在也比较认可。
    般若:统领上述行为的关于人生最本质的思想,就是前面提到的一整套世界观。

    其中,前三点非常符合人类直觉和基本的伦理观;“般若”前面也说完了,信不信你自己选;剩下的“精进”、“禅定”和现代认知科学还挺合拍。所以也难怪人家传了这么多年,还是有道理滴!

    写在最后

    也许不少人早就把经书当心理自救手册来用着,读经的时候就仿佛可以看到一个老和尚在慈祥的向我们招手:施主,你苦吗?来吧来吧,我这里有方法能让你解脱。
    佛学这套东西,在观念上,有一种抽象的哲学系统,有对世界的基本假设。
    在具体行为上,还有一套指导原则。
    整的还真挺好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搞心态系列(三):施主,我这里有一套搞心态秘籍你要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dw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