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宇宙的奥妙圣贤慧光
《易经》的天机密码4

《易经》的天机密码4

作者: 云水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20:47 被阅读0次

《易经》联系了宇宙场与生命场

    佛教"缘起"的说法很值得品味,认为诸法因缘而起,佛祖释迦牟尼给"缘起"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中阿含经*第四十七》佛祖是从人生问题来谈的,分为十二缘起,它提出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认为事物的发生、发展、有着必然的规定性。

可以支持这种说法的论据是前苏联科学家吉利安的发现,根据理论,物质可以在高频电磁场下显示出原来看不到的许多东西,因此他用摄像机作记录,突然有一天出现怪事,一株植物的底片上出现了一片叶子,但实际上并没有这片叶子。

不久,在与底片相同的位置上,这株植物长出了一个小芽,并逐渐长大,当它与底片上的影像相合时,就停止生长。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叶子就开始萎缩了,影像消失到哪里,叶子就萎缩到哪里,整片叶子脱落以后,这片叶子的影像就消失了。

    其实这是生活中的常识,父母的尊容,就大致规定了子女以后的相貌。看看岳父岳母,就能预知仪态万方的新娘子,将来是何等模样。

场的规定性实际上简单明了,比如人类,在亚洲就是黄皮肤,在非洲就是黑皮肤,在欧洲又为白皮肤。

埃塞俄比亚人和南印度人介于黑种人和白种人之间;南西伯利亚人和乌拉尔人则介于黄种人与白种人之间。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桔逾淮而成枳",为什么?场不同了嘛!有两个例子很有意思:一是贵州的茅台酒厂,就是不能离开土生土长的茅台镇,尽管作为国家科研项目,技师、设备、配方一律照旧,但一离开原地,怎么也生产不出原汁原味的茅台酒了。

   

二是古人占筮的蓍草,只有河南淮阳太昊伏羲墓后的那一块地生长,其它地方不能存活,所以移栽也从未成功,但将来能否成功则难以预料。

    场的规定性常以数来表现,亦称场数:地球上的任何区域,都被经纬数、时区数标明;邮政编码数指定了邮件应该到达的位置;不同地区的电话被区号所规定;交通时刻表指明了交通工具在不同时空上的位置。

    处在天地之间的人,其生命场时时刻刻都受到宇宙场制约。可以说人的一生,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时空隧道中!

生命场受宇宙场制约,现已知因素有三:

其一是宇宙磁场影响

人的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成份,患贫血症的人,医生往往给他补点含铁的药。

近年西方科学家将人脑切片在试管中提炼后发现了无数的磁铁微粒,这除了说明天体磁场对人体的必然影响外,会不会是这些微粒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人的智力差别呢?

    螃蟹为什么横行?因为地球磁场多次改变,它们祖先内耳中定方向的小磁粒无法适应,以致经纬不分,只好横行下去。侯鸟迁徙,鱼类回游,也都与宇宙磁场有关。

    我们知道生物电产生磁场,1963年美国包尔和麦克菲测定,心磁图的峰值强度为5×10-7高斯,是地球磁场强度的百万分之一,可见地磁略为异常,人就无法自己,人体不是铁磁性的,而是顺磁性的。

恒定头部磁极为S极,手掌磁极为N极,所以生命场必须顺应宇宙场,古人调理阳宅,是一种直觉感应,但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点。

    其二是宇宙引力场影响

人体内水份比重,与地球上水份比重相似,都是约70%,甚至连盐的含量也与海水相近。海洋永不停息的潮汐运动,就是受到天体的影响。除了说明天地为一大宇宙,人体为一小宇宙外,是不是也说明了人从猴子进化之前的大概出处呢?

其三是人脑容量

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仅仅只开发了10%,作为例外的爱因斯坦也不到30%,这就与进化论相悖了。大自然决不会给你多余的东西,那么这是不是"事先规定的场"?又是谁规定的?而且在什么时候又用什么方法,才能开发余下的90%?

过去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都是说的宇宙场的变化,只是古人凭借的是经验而已。地球的南北两极的磁力线,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每50-100万年发生一次倒转,自人类出现以来,已经对换过12次了。

难怪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认为阴和阳"分别起着宇宙力场正极与负极的作用。中国人发现的东西,真正是自己居住的地球的磁力场"。他的话应该打开我们的思路。

    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知道磁场的作用,却没有深入研究下去,而把荣誉留给了英国人。1864年,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发现磁动能生电、电动能生磁,从此有了发电机、电池、电报、雷达及一切现代通讯设备。这使西方文明大大跨进了一步。

    宇宙场对生命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的天文学已经能够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点了。

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翁文波先生认为:

恒星在太阳系之外,就经典物理原理,难以说明其对地球的作用。但近代的概念,把引力场开拓为有波粒两重性的引力波或引力子。

他就可能不必受反比于距离二次方的衰减,他能跟光波或光子,远行于宇宙之间而不衰。此外还有粒子对撞中能量集中的可能性,也将改变我们的观点。《洛书推理》(1993年)

    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在《易经》中阐明了这一切,八卦是什么?八卦就是八种场,五行是什么?五行就是五种态。

    宇宙是一本打开的易经,八个卦象就挂在那儿,谁都看得清清楚楚。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离代表太阳;坎代表月亮;震代表雷;巽代表风;艮代表山和陆地;兑代表海洋、河流。

   

可以说,宇宙间除了这八大现象以外,再找不出第九样大的东西了。这八大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所谓: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中国玄子物理研究所所长王锡玉教授认为:

    "宇宙是场,宇宙是数,宇宙的大小取决于场,宇宙的兴衰取决于数。宇宙核心秘密--足数(素)则生,增数(素)则长,减数(素)则衰,尽数(素)则亡。

这段话不管正确与否,都将引发我们的思路。

《易经》揭示了时空的秘密

    本世纪初,两种新的理论出现了,即广义相对论(1915年)和量子力学(1927年),前者在大尺度上研究时空如何被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弯曲或卷曲的问题;

量子力学处理非常小的尺度的问题,其中包括了"不确定原理"。该原理认为:"人们永远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量一颗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永远存在一种不确定性或几率的因素,这就以一种根本方式影响了物体在小尺度下的行为。"

《易经》其大无外地破译了宇宙生成演化的规律,其小无内地揭示了基本粒子的内涵秘密。所以能够穷极天地之变,详明过往未来。具体说明这点,还要涉及2个基本概念:

   

(1)1965年获诺贝尔奖的美国物理学家里查德*费因曼,有一个重要的思想:一个系统在时空中不止有一个单独的历史,它具有所有可能的历史。

例如,考虑在某一时刻处于A点的一颗粒子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假定该粒子从A点沿着一根直线离开。然而它却能沿着从A出发的任何路径运动。

它有点象你在一张吸水纸上滴一滴墨水所要发生的那样。墨水粒子会沿着所有可能的路径,在吸水纸上弥散开来。甚至在你为了阻断两点之间的直线而把纸切开一个缝隙,墨水也会绕过切口的角落。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很多不解之谜,包括特异功能,都将坦露无遗!

(2)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是位坐在轮椅上的天才,他在80年代提出时间有虚实之分,认为"虚时间才真正是真实的时间,而我们称为实时间的仅是我们的想象。"

就像人们常说的"时间是大自然避免使所有事情同时发生的方法。

虚时间有一个奇怪的可能,也就是"现在"不一定要有一连串的过去时刻。

同时,与实时间成直角的还有一个虚时间方向。虚方向不必要形成宇宙开端或终结。

这句话在西方可谓是石破天惊!为什么呢?因为彻底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按牛顿经典力学,宇宙最初的运动是上帝推动的

    《易经》揭示时空的秘密,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摒弃传统时间概念  严格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昨天、今天、明天。因为今天是昨天的明天,又是明天的昨天,任何一天都是三个概念的集合体,犹如一块三层糕点。

时间并不在一根轴上向两端展开,时间只是区别事物发生次序的标记,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人为观念,我们看看世界各地的时差就能体会,我们过今天的时候,美国不还在昨天吗?

时间集合体有点象考古,地表是庄稼,挖下去却是古代的陶片、铜戈;再挖下去又发现猿人的火灰、兽骨,而这片庄稼地到明天也许会变为市镇。那么,时间又何曾流淌出此地半步?过去、现在、将来不都在原地滞留吗?

(2)空间是曲卷折叠的  时空不是平坦的,它被其中的物质和能量所弯曲,加上一个与时间成直角的虚时间方向,空间便奇怪地分为虚实两个平行世界。也可以说变成虚实对称的六维空间,信息在虚实之间形成镜象。

  在实在世界里,犹如乘火车在陌生地旅行,从车窗外望,展现一幅幅图景,但却不能预知下一幅画面是什么。而在虚世界里,犹如正在火车上空的直升飞机里,不但能预先知道火车里的乘客会看见什么,而且也知道火车去向(结果),当他用无线电告知火车里的乘客时,也许会被看成一位预言家。

然而在更高层次上的监视卫星,则能把这两个层次的事都传给地面站。《易经》就是这个监视卫星。虚实两个世界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只不过分出许多层次罢了,所以古人一直相信有九重天,这大概是一种直觉。

1957年,美国科学家休*埃弗列创立了平行宇宙理论。认为量子系统的不确定性产生了一种多枝实在。在这种实在中,宇宙不断分岔,变成众多的"平行宇宙"。甚至在某些世界里,希特勒没有出现过,约翰*肯尼迪还活着。

    古人说,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器。预测是生命中某种层次的境界,你达到这种境界,自然你就知道了。你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便能得到什么样的智慧!《易经》不过是一种方便法门而已,登堂入室还可以有多种法门。

    (3)《易经》具有波*粒二象性  今天量子理论已经深入到大部分科研领域之中了,作为新物理学顶梁柱的量子理论,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意识在物质实在的本质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

    量子理论有很多令人困惑的特点,但都可以用"波*粒"二象性来理解。粒是微小的浓缩物质,而波则是无定形的运动,两者在并协性上统一,如精神既是思想又是神经兴奋,一部小说既是故事又是一大堆文字。

    量子波与人们已知的任何种类的波都不同,它不是任何实体或物质构成的波,而是信息波。是一种观察什么就能了解什么的波。如观察原子,原子并不会象波一样扩散开去,扩散开去的是观察者对原子的了解。

    《易经》的河图、洛书恰恰就是"波*粒"二象性,作为信息波,它能"类万物之情"截获它所观察的一切事物的本质,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奇怪之事!

    后天八卦不再是波动而是粒子性运动。把数字按传递形式依次连结后,就可以看到:1到2,2到3,3到4,4到5,5到6,6到7,7到8,8到9,9回到1,是来回碰撞,即类似"布朗运动"的粒子运动,具有规律的碰撞运动,因此,后天八卦是以粒子性表现出来。

    当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结合起来后,就产生了波粒二象性。十九世纪末期,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光的本质,究竟是波动还是粒动,最后才搞清楚是波粒二象性。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ouisdebroglie)发现一切物质粒子都和光一样,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动性,从而创立了物质波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

正因为八卦再现了宇宙本质,这才具有不可思议的预测准确性。当年,孔子曾非常自信地说过:"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传上》),这难道不又是一个实例吗?

    1493年哥伦布宣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了,欧洲人一直觉得很荣耀,但今天的美洲人却是另一种说法:"不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是美洲大陆发现了哥伦布。

"大家想一想,假如今天一位印第安酋长在广州登岸,回去宣布一个伟大发现,说当地的不少土著鼻子上架着两块小玻璃,我们会觉得很好笑。

    同样道理,《易经》也在这数百年内,不断被西方学者发现,并挖掘出一项又一项的成果。实际上《易经》和新大陆一样,本来就在那儿,你说哥伦布伟大呢?还是美洲大陆伟大?当桂冠一顶又一顶地戴在金黄色头发上时,我们甚至还在争辨《易经》究竟是不是迷信?这是即可笑又可悲的!

注释:

①太阳有27天的自转周期,在黑子峰年时每一自转周有4个极性相间的扇形区,故有近似七天的周期性。但在黑子低值年,扇形结构却很不规则,有时1、2个月极性都不发生变化,这是短期天气预报不准的根源。

  ②可公度性(Ccm men sura bility)一词是在天文学中首先提出来的。由于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提出有说服力的机制理论,一直当作经验关系写入某些天文文献之中。可公度性是自然界的一种秩序。

  太阳系几个天体的"平均运动"可公度到不平常的程度,完全超过偶然可公度的可能性。绕轨道运行天体的"平均运动"直接和它到轨道中心的主星(Primary)的距离有关。

所以,"平均运动"的可公度性意味着平均距离的可公度性。最早注意到太阳系距离的可公度性的可能是波特(J*E Bode 1747-1826年)和提塔斯(J*B*Tius 1729-1796年)。

    可公度性的一般表示式:

    xi =∑(Ijxij)+ εo

                j=1

式中,ij∈|i|,且ij≠i,即ij是下标集{i}=|1,2,......n|中与i不同的任意元素,xij是{xi}中与xi不同的任意元素ij是整数,取用+1,-1。L是可公度元数。∑o是事先确定的可行性临界值(偏差)。

  当然,上述等式可能是偶然的,但是,由于ij的任意性,对于集合{xi}={x1,x2,......xn}中的任意元素xi可能有许多等式。

当m足够大时,这些可公度式就不再是偶然的,m称为可公度式的频数。由此构成了信息预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然,为了估计它的非偶然性还要用到随机性的否定等概念和方法。人们将会发现,许多客观事物中都存在着可公度性。(《预测学》翁文波原著吕牛顿、张清编)

③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华裔)说:"在我们的宇宙中,一切物质都产生引力场,影响其他物质的运动。从测量物质(星体、星系等)的运动,我们可以观察到它所具有的引力场。

但是,有些星际物质我们不论是用红外线、紫外线、X光或雷达,等等仪器,都无法观测到它。然而,这些物质确实是存在着。这就是暗物质(Dark matter)。

就在我们生活的太阳系的星系集团中,至少有3/10是暗物质;在全宇宙至少有90%是暗物质,可能会更多。"(《科学的桃战》)

④十八世纪初德国哈雷大学教授斯达尔(G.E*Stahl1660--1743年),提出燃素说,流行欧洲各国几乎一个世纪之久。178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推翻燃素说,建立燃烧氧化理论。

  ⑤德布罗意从光量子中认识到,光波可以表现为粒子,粒子同样可以表现为光波。他提出一个数学关系,把一个运动物体的动量和与之相应的波联系起来:"粒子"波长反比于它的动量(即粒子质量和速度的乘积),速度或质量越大,波长也就越短。

他将此作为博士论文(1924年),审稿人郎之万(Paul Langevin)因为震惊;而把论文考贝寄给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说:"德布罗意已经把大面纱的一角揭开。"1927年戴维森和盖尔末在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成功地证实了这一论点。

相关文章

  • 《易经》的天机密码4

    《易经》联系了宇宙场与生命场 佛教"缘起"的说法很值得品味,认为诸法因缘而起,佛祖释迦牟尼给"缘起"定义是:若...

  • 《易经》的天机密码1

    《易经》破译了生命密码 从伏羲画八卦到现在大约6500年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比易经更古老的话题了。 已知...

  • 《易经》的天机密码2

    平心而论,真正抓住了人的本质特征的还是我们的老祖宗,在《黄帝内经》这部古医书中,人被分为五大类二十五种,按金木水火...

  • 《易经》的天机密码3

    《易经》全息地把握了世界 《易经》能够探赜索隐,彰往察来,明天下之事,类万物之情,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全息的信息载体...

  • 《易经》的天机密码3

    《易经》全息地把握了世界 《易经》能够探赜索隐,彰往察来,明天下之事,类万物之情,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全息的信息载体...

  • 八旬教授虎年传佳音

    《国学天机泄露惊,十八年后万国宁》 《易经》泄露地球村的天机。 《彖传》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

  • 易经的八大天机

    《易经》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书不是为了读书,...

  • 易经的八大天机

    《易经》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书不是为了读书,...

  • 《易经》中最厉害的天机

    《易经》曾被认为是一本算命的书,后来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易读,对中华文化的形...

  • 《易经》中最厉害的天机

    《易经》曾被认为是一本算命的书,后来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易读,对中华文化的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经》的天机密码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gz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