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被人格化,时间在得与失的模式中破碎,这些破碎的部分被归类为各种标签。标签主要分为理想与现实,抛弃与改变,隐藏与伪装,收获与失去,正确与错误等所有的二元对立思路。
我们基本依照得与失的评判标准来选择或决定即将要做的事情。比如理想要追求,现实要隐藏是一条思路,所以必须抛弃现实的丑陋,去追求理想的生活,因为人们在心里认为可以在理想中获得,但却在现实中失去。所以在心里把时间分裂为得与失,这个心里层面对得与失的信仰,就会成为人们生活的态度之一。
得与失的模式就从心里显化成为生活现实,所以人们运用思想把事情切割成碎片,再给碎片定上一个标签,称之为对生活的管理。比如得与失的模式用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就会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在理想中获得,在现实中失去。人们为了避免失去,就会用隐藏与伪装的模式,隐藏现实中的失去,因为心里害怕失去。隐藏伤痛或不好的言行,都是因为伤痛或不好的言行是一种失去,因为在伤痛或不好的言行中没有获得自我价值,所以人们才会在心里进行伪装的自我教育,然后在生活中去伪装成坚强或幸福,去伪装成自信或礼貌。因为人们在心里认为能够从伪装的样子中获得自我价值,因为人们早已把标签贴好了,这个标签就是依照得与失的模式进行,在隐藏中失去与在伪装中获得。
再次用得与失的模式去进行抛弃与改变的思路,因为人们在心里认为会在抛弃中失去,却在改变中获得。由此而来,抛弃是为了防止失去自我价值感,因为要抛弃性格中不好的一面,或抛弃过去的不堪或伤心难过的往事。因为人们在心里认为过去的不堪或不好的性格是一种失去,失去了自我价值感。所以人们觉得过去没有价值,所以要抛弃,改变才有价值,所以要做个改变自己的人。改变是为了更好的抛弃曾经的自己,所以人们把抛弃与改变的模式,显化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其中一种心理状态或生活态度。
依照以上所有的模式进行分类管理,人们就这样把时间在心里切割为碎片,切割成为得与失的两大块,再依照其他思路模式进行更细小的切割,切割为理想与现实,抛弃与改变,隐藏与伪装等等更细化的分裂管理。所以现实中的心里层面的破碎就是人格分裂的现状。人们在生活中,自己把自己分裂,美其名曰:管理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