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顾志能《算法形成切勿轻描淡写》
以上两种教学思路,先理后法是基于知识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顺向推进,逐步逼近算法;先法后理是基于学生可能存在的现实学情,逆向展开,深度解析算法。模式虽不同,但却有共性特点——学生对算法的探究是聚焦的,对算法的理解是充分的,算法建构的过程是扎实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5126/f9e70c05ff010eed.jpg)
我的感触:
在顾老师的教学设计中,算法犹如书中或影视剧中的主角,是在万众期待中隆重登场精彩亮相的。
结合顾老师的新作《听课杂感9:理法更分明 教学更合理》可知,顾老师已经把计算教学的要点“理法分明”说的非常清楚了。
本文的另一重要意义是顾老师指出了,有些课知识逻辑与学生现实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教师看的清想得透,是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学情灵活调整教学顺序的,而且丝毫不影响学习重点的突出与学生的学习。
这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内容不同理法侧重点不同,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非常期待顾老师下一步在计算课落实核心素养方面有更深入的思考。通过教师对计算的学习示范,能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也掌握这样一种高阶思维——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