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萍数学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第一个环节,旧知复习不够充分,无法唤醒学生的旧知并为学习新知奠定知识基础,导致学生后半部分学习略有难度,尤其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建议:在第一个环节既要复习二年级下册学习的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及各个部分的名称(长、宽、边长),为后面公式的一般性推导奠定基础;同时复习关于周长的定义,为学生用各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提供知识的储备。
2.公式的推导过程设计脱离学生的认知:
学生由一个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推导公式,难度大,老师如何做好引导?除了第一个环节的知识铺垫,很重要的是老师问题的设计,例如,“任何一个长方形,如果知道了长和宽,该通过怎样的计算求出其周长?”配合PPT出示把长和宽的数字换位长和宽,这样学生就知道该怎样回答了!另外,增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对比,使学生由长方形的周长自然的运用到正方形的公式推导上!为以后学习面积及其他图形的周长打下基础!
3.练习设计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不够,首先是基础性练习:以填空、判断或者给出长、宽、边长直接运用公式求周长的形式,检测学生基本公式的掌握情况;其次是变式练习: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检测学生基本公式的灵活运用;最后是提升练习:可以是稍有难度的题目,例如陈老师给出的第一题或者只有三面墙的求周长问题,考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

夏俊玲三上英语m10u1
1.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句型的讲解,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点讲解,然后再放到教学情景中理解和识记,并针对性的做变式练习及应用。不建议之停留在读和熟读的层面
2.学生练习,建议先独立完成,后订正答案,再讲解。
3.建议用桥形图对人称变化、地点变化、事件变化做类比,思维图示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句型的重难点。

目标修改
陈萍萍 数学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原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
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的数学意识,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思维目标:
通过学习周长的计算,感受数形结合的方法。
修改后:
1.知识与技能:(学什么)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几种计算方法,会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用什么方法学)
通过探究花坛的周长的计算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其他同学的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找规律。
4.思维训练:
运用双气泡图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从而推导出二者周长计算方法的异同。
夏俊玲英语三上Module 10 Unit 1 Are you going to go to Hong Kong?
原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全部学生能够掌握重点单词: Hong Kong, sea, airport.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重点句型: Are you going to go to Hong Kong? Yes, I am. / No, I’m no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swim in the sea.
2.过程与方法:
90%的学生能用Are you going to …? 以及What are you going to do?来对他人将要做到事情提问,并且在别人询问自己时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做事情之前做好打算以及做事情一定要认真细心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回答意识。
4.思维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能够通过思维图示的形式掌握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习的重点知识。
修改后:
1.知识与技能:
读熟重点单词: Hong Kong, sea, airport.能用“ Are you going to go to Hong Kong? Yes, I am. / No, I’m no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swim in the sea.”句型自由造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跟读、自由读等方法记忆重点单词及重要句型,通过同桌互说、分角色朗读等形式理解重点句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思考做事应该注意的事项,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思维训练:
通过用桥形图做类比(变换人称、地点、事件),明确重点句型重关键词的用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