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印象不深,但我相信自己童年时代的说话声音,也会像春天早晨阳光下呼朋引伴的小鸟那样的清脆悦耳。
少年时代,学习还不算错的我,却一直比较胆小自卑。课堂回答问题不积极,声音不洪亮——老师给我的操行评语里经常这样写。在与人说话打招呼时,声音好像总是在喉咙眼里藏着掖着——家人也经常这样说我。
我要大声说话,我要战胜自卑,先从调节声量开始——我经常这样暗示自己且付诸实践。特别是毕业之后正式参加工作前,我经常在这方面暗下功夫,阅读相关书籍充电,训练口才,练人前说话的胆量和音量。
工作多年后,我已渐渐发现,其实大多时候,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需要的是以静音模式来努力奋斗、发展壮大,一如夏日骄阳下的向阳而生潜滋暗长的树木 ,根向泥土里面不停地延伸,枝叶在空中勇敢地迎接取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秋天!生命的秋季也该是用清爽明澈成熟静默来取悦世人的青睐吧,不信请你去看看那满山的层林尽染,去问问枝头挂着的累累硕果,去望望如玉似镜的秋水长天。
再过若干年后,我退休了,听力渐渐下降了,是不是说话声音的音量就会不自觉的调高?!——那样的话会不会影响到他人——尤其是影响到亲人的心情——那将会是我最不愿看的结果。可是,可是我该怎么呢?我无法返老还童呀,嘿,我有招儿了,在一些时候我可不可以去用温情的眼神,轻柔的手臂来传递我关爱的信息,而不必用大声呼喊来防别人听不清楚——这美好愿望的实现,要靠我从现在开始就持久而不间断的自我提升,取决于我彼时所达到的度量和认知水平。
冬天来了,天上的雪花大片大片地奔向大地的怀抱。北风呼啸,寒气逼人。我的生命越来越弱,音量越调越低,选择也越来越窄。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但愿到那时,我还能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和老伴浅吟喜爱的小诗,低唱动情的老歌——我会用夕阳般轻柔的微笑来作为对这个美好世界最后的回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