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十八章:道废仁出

《道德经》第十八章:道废仁出

作者: 九九归一JIU | 来源:发表于2024-04-02 16:16 被阅读0次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一、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盛行之时,像“仁义”这些东西自然地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当中,人们不缺乏仁义。人们也感觉不到仁义,所以没有必要倡导。

只有当社会秩序大乱、大道缺失、仁义泯灭的时候,人们才会大量的倡导“仁义”,这也是反也者,道之动的原理。越是缺乏什么,就会越加彰显什么。

人们把高层次的东西舍弃了,才会把低一层次的东西拿出来,当你彰显“仁义”的时候,就会有人为了仁义而仁义,假借仁义之名,行不义之事。

二、智慧出,有大伪。

这里面说的智慧,代表智巧和聪明,上面的的人用小聪明来治理百姓,那么官员和百姓们就会察言观色,用各种的方式来伪装自己,作秀给上面的人看。

于是整个社会变成大家都在扮演某种角色,而忽略了人的真诚性与真实性,造成各种混乱的情况。

就如大明王朝1566这一部电视剧,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智巧与伪装。嘉靖皇帝是大明王朝最聪明的帝王,帝王与大臣之间不断的博弈,互相站在自己的立场之上,利用伪装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其中剧情波澜壮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三、六亲不和,有孝慈。

六亲是指:父子、兄弟、夫妻。

一家人相处的关系不好,这个时候才有了所谓的孝慈,要教你如何去孝顺,去慈爱的。

比如父亲对孩子说,你如果孝顺,就不应该花这么多钱去玩游戏。孩子回答,你如果是慈爱的,应该让我尽量去玩游戏。

所以人如果以这种标准来互相要求的话,永远没完没了。一家人之间总是争吵不休。

可当人们的心中没有这些概念的时候,就无所谓孝和慈,大家其乐融融,无老无少,无长无幼,一派祥和的景象。

而一旦头脑中有了这样的标准,人们就要时时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孝和慈的标准,别人以他们的标准来看我们的行为,只要我们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横加指责,其乐融融的祥和景象就会遭到破坏。

一、国家昏乱,有忠臣。

在一个国家繁盛有序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谁是忠臣,谁是奸臣,每一个官员都认真尽好他的责任,照顾百姓。

可是当乱世来临的时候,忠奸便会显现出来,比如:提到忠诚,就会想到岳飞、文天祥。提到奸臣就会想到:秦桧、魏忠贤等。

水至清则无鱼,风平浪静之时,一片祥和,显现不出什么,一眼看透。可是当水浑浊的时候,便是又是另一番的场景。

相关文章

  •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4个笔记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 大道[1]废,有仁义。 慧智[2]出,有大...

  • 道德经(18)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

  • 跟《道德经》学生会(18)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原文: 大道[1]废,有仁义。 慧智[2]出,有大伪。 六亲[3]不和,有孝慈。 国...

  • 道德经摘抄~18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大道[1]废,有仁义。 慧智[2]出,有大伪。 六亲[3]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

  • 《道德经》第十八章笔记

    【原文】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 道德经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

  • 读道德经有感 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 慧出大伪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 慧出大伪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混乱,有忠臣。 当道在世...

  • 失去道 社会乱

    《道德经》妙解 第十八章 失去道 社会乱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

  • 道德标签化是一种危险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道德经•第十八章》 ...

  • 《道德经》杂谈:真 伪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这一章多被用来证明道家对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八章:道废仁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mw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