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赋予了许许多多的生命体,天上飞的、地上走(爬、长)的、水中游(长)的,林林总总,不可胜数。包括动植物在内的各种生物,在数以千万年乃至亿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些物种在岁月的流淌中成为了历史的陈迹,更多的则是绵延不绝,在生物多样化背景下实现了种的延续。
许多植物亦然,它们的生命力很顽强,又显得极为脆弱。
如同动物,栖息于地球的植物物种的存在时间差异极大,有的转瞬即逝,有的源远流长;有的已经消亡,有的濒临绝迹,有的生命正旺。倘若没有持续的颠覆性的复杂的地质变迁、持续的极端温度、频繁的人类活动等自然环境的恶化乃至人为的毁损,绝大多数植物会在相对祥和的环境中自然繁衍,年复一年,以至无穷。相反,设若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阳光、水、空气等遭遇持续的沧海桑田,就可能导致一部分物种在局部地区的消亡,却能够在其他区域得以保全,而另一部分物种则是永远在地球丧失了生命的活力而化为乌有,人类只能在残存的化石中找到其历史的印痕。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形式的行走中,阅览了数不尽的花草树木。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聚焦紫薇花由盛到衰的全过程,知花开花落如同云卷云舒,都是大自然的轮回;我们以荷为标本,观其叶自然展开、其花娇艳欲滴、其果不断成熟,知世间万物孕育的千辛万苦;我们把目光投向小草乃至杂草,知其生命力之顽强;我们了解各种花草树木的形形色色,知生物的多样性、多变性凸显了这个世界的绚丽多姿与精彩纷呈......
我今天要说的是,各种植物都是生命个体的存在,都有追寻个体向更高、更阔发展,更茁壮成长的渴求。
我们说过陆生的小草,知道小草可以在石板的缝隙,在久不开关的小汽车门把手处,在悬崖峭壁......只要有阳光雨露、适宜的土壤,它就可以恣意生长。年复一年,枯荣轮回。
我们写过水生或湿生的芦苇,知道沟渠旁、池塘边、沼泽地就是它们栖息的地方,不问风雨、不择环境,纵然污泥浊水、风雨如晦,照样茁壮成长。
我们没有说过或写过的胡杨,耐旱、耐寒、耐涝、耐盐碱、抗风沙,具有极强的,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当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时候,胡杨照样展现飒爽英姿,其色之美、其叶之香,令人流连忘返。它之所以如此顽强,就在于根系之发达,根据胡杨树的树龄可以扎入地下几米、十几米乃至二十多米,从地层中吸取地下水,并深深根植于大地,体内还能贮存大量的水分。因此,即使是初长成的胡杨树,在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也都能安然无恙,至于已经变得极为粗壮、高大的胡杨树,其生命力就更顽强。
......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种植物展现生命的活力。
——中秋节的第二天,我在我们小区后面的生态城散步。差不多一个小时后我返回,途中经过一个路口,在还没有过马路的时候,就发现对面有一棵香樟树的树冠很大,真可谓枝繁叶茂(见图3)。这棵树是生长在围墙里面,围墙与横马路的外侧有4、5米宽,而从围墙里面伸展出来的树枝一直延伸到了马路上。
过了马路,立于树下,发现树枝非常绵密,我猜想如果碰到下下雨,站在树下完全可以不被淋湿。再顺着直马路朝前走,这时的人行道变得窄了,一路上发现从围墙里面延展出来的香樟树盖过了靠马路的一侧的梧桐树。为了争夺阳光,梧桐树就只能往马路中央伸展(图1、2)。
我仔细看了一下,围墙里面的香樟树栽种于围墙根,与小区里面的房子距离不远,约4、5米的距离,这样香樟树显然没办法往房子一侧发展,只能寻求围墙外获得生长空间。当香樟树超越了梧桐树的高度后,就对梧桐树产生了压迫,使得梧桐树也只能超马路一侧发展。惟其如此,才会获得自身需要而大自然可以赋予的养料。
——无独有偶。国庆节前的一天,我到家附近的单位溜达。溜达到河边的时候,有一次深切感受到沿着河边栽种的约5、6米高的夹竹桃,尽管枝繁叶茂、鲜花正艳,但大多数朝河一侧倾覆,似乎成了歪脖子树(图6),更夸张的是,有一株夹竹桃几乎整体性侧身平躺在河面上(图7)。
事实上,它们并非天生如此,同样在这条河的两侧,我也发现有的夹竹桃生长的样子很周正——底部端正,枝条向四周均匀分布。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们如此“猥琐”地发育呢?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两个或多个物种对阳光雨露的争夺。
上面说的是梧桐树受到了香樟树的欺辱,而此处则是夹竹桃受到了梧桐树的霸凌。在小河浜这一侧,有一条人行道,人行道靠河这一边最外侧是夹竹桃,然后是梧桐树,另一边则是香樟树和水杉林。水杉很高大,香樟树也很粗壮,而梧桐树每年都会修枝剪叶,很自然一侧的水杉、香樟树就对本来相距不远的梧桐树形成制约,而梧桐树就对相对低矮的夹竹桃构成制约。
——9月中下旬,我在郊区的单位都要经过银杏林。银杏林栽种有约150棵银杏树,在石板铺就的地面上,每一棵银杏树四周约1.5平方米的区域构筑了一个根部保护区,有的树还搭起了支架。在正方形的地盘中,种有不知其名的草本植物。我观察了一下,长在树边上的草匍匐在树上不断向上伸展,形成长长的藤蔓,而离树根比较远的小草虽然也是垂直向上,却没办法持续长高。
由是观之,不得不心生感慨:哪怕是小草,也期待着顺着高枝向上拓展或者向远处延伸,就如同不断攀援的凌霄花那样,也可以绽放生命的精彩。
植物族群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一起狂风骤雨,小桶般粗的书可以连根拔起;一个火山喷发,所到之处,荡然无存;一场持续性的干旱或内涝,植物也会遭殃。有科学家预测,由于人类不断向植物领地肆意活动、全球不断变暖等因素,植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据统计,每年约有1000种以上的植物从地球上消失,此外,还有30%的物种正面临生存还是毁灭的两难选择。
当然,也有已经消失的植物物种重见天日,比如,有一种在1929年被发现以后消失近90年的植物——枯鲁杜鹃——在2020年5月被再度发现。不过,比起那些永远消失的植物,简直是凤毛麟角。
从这个意义看,各种绿植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而它们的可持续发展——生命的持续绽放和多样性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79116/264fdba3d7cc5e2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79116/b2814d88fad3a2d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79116/3769ce405bb812e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79116/d129eb36194a7e2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79116/b3f88da32f361ed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79116/6d145adf8fccbf1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79116/ded55415e57eef5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