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深刻理解,真的存在吗?
——题记:《惜福阅历(Sisyphe Calendar)》2020.05.19
“人与人之间的深刻理解”,重点在于深刻,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相知,至少要泽芜君“读弟机”这种程度才能算吧——能够了解对方的思维逻辑,并在已知条件下正确判断对方可能的反应,认识一个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且知其将要做什么,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默契”的最高级别。看起来,似乎是所谓“知心”朋友或者“知心”爱人的理想境界了。
你和身边的朋友们之间存在这样的深刻理解吗?你会想要这样深刻理解一位朋友,或者被某位朋友深刻理解吗?
曾经,基于“控制狂”的属性,我是想要深刻理解身边的朋友们的,尤其是刚开始学心理学(在那之前,其实也并没有真正深刻地理解过身边的朋友们),觉得探究一个人的心理越发变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觉得“深入理解”这件事情,可能是个坑。
何为深入理解?这意味着对过往的挖掘。尤其是对那些记忆里印象异常深刻的事件(通常是“未完成事件”,比如期待没有得到满足,愿望落空等等)进行挖掘,找到这些事件对后续性格发展所形成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挖掘者固然需要技巧,被挖掘者进行自我暴露(普通所说的分享,一般达不到这个深度),也未必全然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这里面,关乎信任,关乎自我认知,也关乎安全感。
按照这样的概念界定的话,“深入理解”这件事,我遇到过三次。
通过来访者的自我暴露来引导Ta深入了解自我找到问题症结,是心理咨询必要的技巧,所以,做那一门课的小组作业的时候,我们三个人一组,互相做着自我暴露和引导分析和旁观督导的练习。那应该是六月底的一天,从吃过饭到晚上9点,我们一个小组三个人就在除了服务员没什么人的避风塘找了一个角落,轮流做小组咨询练习。估计服务员也是很无语地看我们三个我在角落里轮流说着说着情难自抑哭得稀里哗啦。那天回去的时候,正遇到某个学院的大四师兄们在女生楼下喊楼。我们在旁边听得颇为感慨,他们即将毕业了,大三的我们,毕业分别也就不远了。一下午的咨询练习,自我暴露是痛苦的,对彼此理解的深入也是毋庸置疑的,从此,共同战斗过的革命友情简直牢不可摧。
这是第一次真正的“深入理解”,因为是三个人一起,而且很明确是做咨询练习,小组角色分配、时间安排都比较合理,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而后面两次就不那么轻松了。
一次是社团经历相似求职不顺的师姐,还有一次是我做本科班主任时候,班里的学生。
师姐求职不顺,顺便我也在学咨询,于是就常常一起到操场走走,聊聊天。可怕的不是来访者剽悍或者自我保护过度,可怕的是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学得比我强……于是到最后,开导师姐这件事情,就成了双方互相剖析,过程十分凶残,就不多描述了。最终结果,不晓得师姐有没有感觉到,反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有点怕她……
班里的学生来找我,是基于病理性的绝望情绪。这件事情当然应该转介给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心没有太多安全感,还是找我比较多,尤其转介之前,她已经在我面前有了很多的自我暴露,所以很多话,她更愿意告诉我而不是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这件事情的结果就是,每次她找我聊天之后,回去都得花一个多小时在大黑皮本子上记录谈话内容(这个是咨询的必要环节),并花更多的时间梳理我自己的情绪(这件事情比较麻烦,有的时候我还不一定能梳理通),偶尔,也得去找我的心理咨询老师,寻求督导(估计她有一阵子也很烦我)。
以上三段经历告诉我,如果对方在你的心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分量,你们彼此之间有足够的安全感、信任感,双方在自我认知方面也有坚定的信念,那么,一定程度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提升双方之间的感情,产生更多默契。但是深入理解超过一定程度,就容易产生相互之间的依赖,这时候,如果双方在彼此心中重要性或者亲密程度的定位不同,那么就会产生一些后续的麻烦(不排除有一点小小的互斥的反作用),因为过度的自我暴露,对倾诉者和倾听者,其实都是一种负担。
新冠以来,关于安全社交距离,有的地方说一米,有的地方说五米,这是物理空间的距离。而我觉得,在心理上,也要保持一个适当的社交距离。有些时候和他人交往,顺其自然就可以了。点头之交,有点头之交的相处法则;知己,有知己的相处法则。不必去刻意追求所谓的“深刻理解”——既不必急于暴露自己心底的小秘密,也不必去窥探别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