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孔子,一个是古人孔子,一个是素王孔子。古人孔子有时代的局限性,而素王孔子则能超越任何一个时代。
太宰问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夫子自幼好学,故多才多能。礼乐书样样精,射御数门门通。治国有道,处世有方。
子禽问子贡:“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答:“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对这个地方的一切了然于胸。无他,温良恭俭让。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夫子的心中,人民生活和乐、自由幸福大概才是国家该有的样子,当然这也是夫子心中的政治观。夫子拥有超越时代的治国理念,也坚信自己理念的正确性,可是那个时代有着自己的个性,也或许是自己的私心。既然政治理想在自己的国家无法施展,那我就走出去寻找吧!
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夫子一路寻找,一路碰壁,却一路高歌,纵使遇到穷途末路,夫子也依然将拯救天下荷担于自己的肩上,“君子固穷”,这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献身精神,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绝精神。
子曰:“诗云‘匪兕[sì]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我想这大概就是夫子最喜欢颜回的理由,“于我心有戚戚焉”不过如此,哪怕是师生,也可以胜似知己。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ǎng似尧,其项类皋gāo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乃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夫子啊夫子,这一笑而过是无奈?还是倔强的坚守?君子虽固穷,我知道您已经知道该如何去走接下来的路!
回望十四年的坎坷,夫子大概是对自己世俗上的一事无成摇了摇头,但目光却更加坚定了:既然我辈无力完成,那么就让这个理想留下来,百代、千代、万万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夫子,您是金口木铎,您是人类的老师,您是弟子们至今无法企及的“至圣”!您从来不曾离去,一个个的我们,活在了您的一声声教诲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