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一生去上好一节课

用一生去上好一节课

作者: 月瘦如眉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22:27 被阅读0次

      2017年11月1日,在钢城嘉峪关市召开了甘肃省2017年高中语文陇原名师工作室“阅读教学的正本与清源”主题研修培训暨优质示范课交流研讨会,作为陇原名师霍军语文公社的成员,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研修培训会。短短三天,有高度,有深度的专家的讲座自不必说,就是几位甘肃本土的教师示范课也让同在一线教学的我感慨颇多。让我最受启发的是来自兰州二十七中于沛文老师执教的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高中必修五第四单元最后一课,也是必修五的最后一课。因为在教材中排在最后,加之又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所以理所当然地被很多人忽略,很不幸,我也是其中一员。对待这一节课,我以往都是以自学的形式展开教学,可是因为课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建筑学专业术语,加之自己对此也是不甚了解,也从没有认真挖掘过这一课,所以从来都是草草完事。可是在听完于沛文老师的课后,我突然想到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的一个故事: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怎样用一生去上好一节课?苏霍姆林斯基也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读书。这也是霍老师一直提倡并身体力行的活动!每次研讨时,我都特别喜欢听霍老师的讲座,他的生动有趣,诙谐幽默,可以把高深的理论讲的通俗引人,许多典故、案例都是信手拈来。这深厚的功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炼就,只有读大量的书,并且把书的精髓内化,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长此以往,才会厚积而薄发!

      于沛文老师的课堂之所以生动,我想也是源于此,她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渊博的知识不会让人感觉到自然科学论文的单调,所交给学生的也不只是书中包含的那一点基础知识。整个课堂亮点频出,在课堂导入时,她巧妙地用酒钢三中新校区的建筑引入,这和赵国兴老师上课的引入很相似,都很接地气,这样就更容易调动学生,给我的启发颇深。在讲述中国建筑的特征——斗拱和举折时,又让人大开眼界,课外知识量之大,度之深让人叹服。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断的读书积累也是在不断的为上好每一节课做着不懈的努力。这就是“用一生上好一节课,而真正的直接准备只需15分钟”所蕴含的道理。敬佩感叹之余,我也不由汗颜,她和我一样都是女老师,势必也有孩子、家庭,和我一样需要做家务,需要照顾老人、孩子,需要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她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时间去读书,哪来的时间去做一生的准备?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懒”字,我们经常说学生懒得动笔、懒得读书,自己在读书这个问题上又何尝勤快过呢?不停地向自己发问,结果就是越问越羞愧。和同行的周翠霞、陈容老师谈起这个问题时,都打趣“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埋了”“想回炉重造”。挖坑埋自己做不到,回炉重造也不可能,惟有一点可以做到,那就是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终身的习惯。哪怕每天只读一页,也要坚持下去,我深信一句话:“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把读书变成一种习惯,用一生去上好一节课。

                    于莉写于2017年11月2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一生去上好一节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bb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