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看了一段笑了半天的话,但不是笑话。
“多读书吧,愿你看到落日下的美景,想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妈呀,太美啦’。愿你看到长城时,想到的不是‘长城真他妈长’,而是‘雄关万里,固若金汤’这些词”
我们常常把“没文化,真可怕”放在嘴边,看到这段,着实是感受了一番美与俗的碰撞。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能改变命运,扭转乾坤;能放宽胸襟,不拘小节;能开阔眼界,能让你不随波逐流。这些都是我们知道,太过空洞无力,显然如若说成读了这书,你就能有五百一千万的,更让人有翻书的欲望,就像标题党往往点击率比较高,可点进去之后,有种被骗的感觉。
如果你是在一个书香门第受熏陶长大的,或者你从小就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那么阅读于你,就像吃饭一样平常,简单。很可能你已得益于注入你成长过程的阅读习惯,好奇地思考:不看书,上厕所干嘛;不看书,怎么睡觉;不看书,多无聊。急于想把这书中的美味佳肴分享给还饿着肚子的人儿,才发现他们吃了太多的薯片,饼干,便不理会你这虾鱼肉蟹。
书里书外两种人生,两个世界。你在书外,以为和书内的人搁着沟壑峰驼,可你走进书内,却发现那只需一个转身。一转身的醒,一回头的悟,恭喜你来到新的世界,开启不一样的人生,收获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
书里书外,两种人生自诩是一个头发长见识短,读书少吃饭多的人。活了近三十年,读了二十多本语文,数学书。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终于从脑袋里拎出几本翻过的书,少得可怜。
这辈子读的第一本书,是一位帅哥推荐的《我为舞狂》,只为能和帅哥引起共鸣,带着赤裸裸的目的性耐着性子读完了。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和舞蹈有关的校园爱情小说。我不喜欢看小说,没有耐性去翻一本厚厚的书,也不善于从文字中去感受。自然也不会写作文,喜欢代数,喜欢几何。也就和帅哥渐行渐远。
初中毕业,就是觉得漫长的假期,需要干点什么。想到老师说的读名著,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就幻想自己读几本名著,高中就不发愁写作文了。正好赶上书店假期名著特价,不怎么看书的我,一下买了三本。
简爱漫长的假期,我依靠自己强大的意志力,也只读了一本《简爱》。读之前,我以为简爱是简单的爱的意思。读之后,也只是知道了简爱是一个人名而已。简爱的坚强,勇敢,平等人格,我统统读不出来。只是在读到她平凡不是很漂亮时,怪作者为什么不安排一个漂亮的女主。偶像剧里女主不都是,没钱还傻乎乎的,却漂亮得要命。在读到罗切斯特先生失明的结局时,感慨简爱命苦,要照顾一个瞎子一辈子,是多么无趣的人生。悟不出半点爱情的伟大和终在一起的圆满。倒是罗切斯特患有精神病的妻子第一次出现时,让我有种看惊悚片的感觉。
现在看来读书,不在于读,而在于悟;不在于书中的文字,而在于文字外的传情。所以,一定要再看一遍《简爱》。
这些是最近才感悟出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三本,是在第一次去大学的车上看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为自己会在这场大学之旅中饱读诗书,有所作为。这是每一个人步入大学前的完美构想,直到大学结束,才会发现自己太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我约束力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还停留在开始的那几页。
五年时间(医学院校),却没腾出读完一本书的时间,太匆匆,美了面庞,细了腰段,变了姿态,却未熟心智,强内心。最终在收拾东西回家时,那本书被我毫不犹豫地扔掉了。
只有这三本,就是我之前读过的所有的书了,认为读书是种煎熬。以为大学毕业是一种解脱,不用再为突击考试而焦头烂额了。迫不及待地对终于结束的学生生涯和所有的书本扬扬手,say Goodbye。憧憬着新的生活,坐在办公室里聊聊天,养养花,看看娱乐节目,想想都能笑醒。幻想余下的全部日子都会是这般慵懒似天堂。
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我成了老师,脑力劳动中,重体力低工资的职业。所以我的梦想破灭,我还得继续读书,而且从头读——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
我的转机就在今年夏天,碌碌的我不愿再碌碌,不想就这样一辈子,不想临死前的遗言是:TMD,这辈子真没劲,还不如做头猪。
我思考过无数个夜晚,嘴里的大泡此起彼伏。我青少年时期嘴非常爱溃疡,到了近中年,心宽了,已经好几年不溃疡了,再大的事都不溃疡。而这一次,可见我的这些心绪使我的身体内部经历怎样的桎梏,激素水平,血液粘稠度,胃的排空时间,大便都受到了影响。所以我必须找个出路,来安置我的浮根。
很庆幸我正确的分析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不喜欢这种教育制度下的死板教学,但是我喜欢通过一些事去影响儿童行为发展,正如我喜欢琢磨怎么教育大皓(我儿子,两周多)。
我会去思考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可能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在那些不经意的方面训练了孩子一些好的品质;一个各方面都不是很好的孩子,在他的幼儿黄金期一定是错过或被伤害了哪些敏感阶段。
儿童心理学我觉得我应该向儿童心理学发展,所以读了人生中的第四本书《儿童心理学》。这是一本关于儿童心理学理论性很强的书,由儿童实验组成,如果对这方面不敢兴趣,会觉得很枯燥。
随着心结被打开,我开始觉得我可以写出一些关于教学的体会
“请不要当孩子20年的保姆,然后再以妈妈的口吻去责备他,你怎么连袜子都不会洗;请尊重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让他体会到成长的味道,而不是把自己的孩子照顾成‘残疾人’一样。”之前的一则体会,现在读起来也自认为没问题。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直到偶然间看了李筱懿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我的心门被彻底打开了。
民国女子的传奇人生,被她们的才情吸引着,被她们的爱情感动着,被她们的倔强影响着。
我开始我的写作之路,试着把心中所想流落到文字中去——我的第一篇文章《女人和数字的较量》。最近看了韩寒,他说他的第一篇小说《三重门》之所以文风老练,是因为他的启蒙读物是钱钟书的《围城》。那么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女性的话题,大概就是受了李筱懿的影响。她的文章大多是关于女性方面的鸡汤,是使我走出方向的灯塔。不知道会不会有遇见她的一天,先在此鞠躬感谢。
但是看书仍然没有方向,给自己定了一堆鸡汤书单,直到好友建议多看名著,并给我列了一个书单。
路是自己走的,心胸打开,脚下的路也跟着变宽,你才遇得到更多优秀的人,看得到更多美的风景。
偷影子的人原来不会从小说中体悟的我,读完《偷影子的人》,竟写出一篇3000多字的读后感,到现在为止字数最多的文章。我开始能去思考文字背后的现实,体会文字背后的力量。
鸡汤是把道理言于文表,直接激励读者去奋进;小说是将道理藏于文后,通过小说里的人物和场景感染读者,让读者自己悟出其中百味。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可能就是小说比电影电视剧有魅力的地方。之所以一些小说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后常被吐槽,和原版小说相差甚远,是因为导演把小说变成他心中的画面,不如观众所预期的画面美。
可能这也是儿童不能看电视,却要多看书的原因吧!读完文字的余味能刺激儿童的思考,同时刺激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
读书于我,也已如吃饭般必须,这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加了很多简书群里的朋友,让自己的圈里除了广告,多点文墨味,看看他们或如诗般的生活,或愤世嫉俗的个性,翻翻大家推荐的书,竟已满足于这种生活,也不再那么纠结于重体力低薪水的教师工作,但我知道我终会离开。
纵使前方有很多的不确定,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我会读很多书。
读书让我觉得自己很渺小,大咖很多,但却不自卑,反倒信心满满地拥抱这大千世界,这诗般生活。我爱这一切。
愿身边的你也能走进黄金屋,坐揽颜如玉。所以我把遗言换成了:TMD,我书还没看完,不能死呢!
我相信能感动玉皇大帝,耶稣,God等一系列在上面操盘的人,应该会给出让我读完书,写完感悟再离去的时间。
这应该会是五十年后的场景,真不敢想会老成什么样。
心中有诗,随它优雅老去。
雪化之后,犹忆雪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