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的自我情绪管理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相信每位家长,不管从什么地方都能学到很多的育儿方法,但是是否能够有效地将其应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呢?事实上,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往往被家长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家长的自我情绪管理。因为,很多理论方法都要求家长在面对问题时,要抛开自己平时的行为方式,理智冷静的处理问题。而孩子产生问题行为的时候,经常会激发家长愤怒、烦躁等情绪反应,很多家长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置之前看到的各种教育理念和方法于不顾,对孩子再一次进行不理智的教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长自我情绪管理是家庭教育过程中最大的挑战。那么,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首先,在认知上。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之所以产生问题行为,并不是孩子主动使然,而是被动影响与积累的结果。孩子的行为极具可塑性,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便可以很好的塑造与调整孩子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事物的理解与可控感,可降低人们对事物的消极情绪反应。因此,家长一方面要增强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对控制孩子行为方向的自信心。
其次,在情绪上,学会自我放松。当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愤怒时,自我放松是调整情绪的有效办法。其中,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深呼吸,用深呼吸的方法暂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咨询也经常采用放松方法来调节来访者的情绪,这种方法是具有科学依据的。深呼吸会让自己的身体从消极情绪的状态回到正常状态,会让人的情绪变得更加平静,从而更为理智的解决问题。
最后,在行为上。暂时离开孩子一分钟,家长在面对孩子所造成的一片混乱时,怒火往往一下子被引燃,从而立即产生打骂等不适当的教育方法。这时,暂时离开是缓解情绪的有效方法。短暂离开这种刺激情绪的情境,会降低家长的愤怒,并可以脱离情绪,去思考更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家长在愤怒时,应暂时离开孩子一分钟,去冷静一下,放松自己的情绪,想一想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样,当家长再回到孩子身边时,会采用更为理智的方法解决问题。
所以,请适当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让那些有用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孩子们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