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在这天的时候可以和小朋友玩顶鸡蛋,想当年我可是这方面的高手。除了吃鸡蛋,端午还有两个重要的活动项目。一个是雄黄酒,再就是吃粽子,可今年我再也吃不到大姨亲手做的粽子了,一想到这心里就有无尽的哀伤。
不管怎样还是先回归正题,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心中的端午吧!
首先来说说端午节的来历。我想这个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世界上影响广泛。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令国人气愤的是14年前,也就是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中国“端午节”于2009年申遗成功,可见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啊!
每到端午在我国民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大都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主要有扒龙船、挂艾草与菖蒲、包粽子、九狮拜象、游旱龙等等。我家这边在端午这天天不亮人们就会起床到山上采艾蒿,然后去大河用活水洗脸,下山的时候市面上的小商贩早以等在那里,会有荷包、桃木棒槌等造型美观、制作精美的小工艺品。在这天的时候大人们会给小朋友的身上绑上五彩线和小荷包,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同时,小朋友们都会吃到好吃的粽子、咸鸭蛋、煮鸡蛋,还有那么一句俗话叫“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这天大人们还会喝雄黄酒,记得小时候我们看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里就有一段关于端午的描写,大致是端午要到了小青功力不够回山修练,白素贞身怀六甲陪许仙喝下雄黄酒现出原形将许仙吓死,为救许仙去昆仑山盗取南极仙翁灵芝草的故事。以至于我们小时候那会都会觉得端午节充满了神秘感。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以前每年到这天的时候都会收到远在老家的大姨送来的粽子,可今年以后再也不会有了,其实前几年大姨就患有心衰的毛病,不能剧烈运动,更不能劳累。但她就是个闲不住的性格,年过六十还一直坚持劳作,身体每况愈下,而且每到节日的时候都会做出相应的美食送给亲友,每当礼物在手,我总会将笑容挂在脸上,却疼在心里。在众多美食中做粽子就是最麻烦的,首先要将粘米淘洗干净,放清水中泡3小时,用之前控干水分;将干粽叶和草绳泡一夜后用开水煮烫消毒,仔细清洗每一个粽叶,然后将粽叶取一角卷起,加入糯米和蜜枣;再加上一把糯米封口,用马蹄莲绳系紧;最后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加水开锅用小火蒸大约4-6小时。看似简单其实这活最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力,火候把握不好口感自然也不会好。即使大姨身体最不好的这两年她也还是不故亲人劝阻,依然劳作,直到上个月,许是忙碌了一辈子的身体太过劳累,从此含笑长眠。又到一年端午,今天又是我们这农村赶大集的日子,看到市场上摊贩锅里煮好的粽子,眼泪不觉中流了下来。
思念还在原地,我却在生活推动下不断向前。“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愿老人家在天堂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