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标准的70后:
父母辈年轻正当学习时必须经历上山下乡,因此他们比我们更能吃苦耐劳,更有毅力。记得听妈妈提及过当时小个子的她还得担一担子沙子走几里路,担不动了还得拖着走,路全是泥路,根本不像现在村村通水泥路。
父母辈正值壮年正要上养老下养大学生时直接面临下岗内退买断工龄,几万块就把母亲近三十年的工作一次性全部买断,因此他们的创业精神比我们更强大,经历挫折的承受度要大。
因是老小捡着老大的衣服穿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小时候家里还会请裁缝到家里做衣服请木匠到家里做家具,如果建房子的话都是自己请施工队到家里建(有点像现在的日本),自己设计图纸自己盯工程进度,真正入住时还会请厨师班宴请亲朋好友办上好几桌热热闹闹地办一个很隆重的仪式(我记得我家新房入伙时小小的我不愿意在家里这么热闹的日子还要去上学便装肚子疼请病假)。
小时候的快乐一是一天放学回家将每个泡菜坛子掀个遍大口吃姥姥做的酸辣椒豆角,那酸爽(要传承这种手艺真的能直接匹敌老干妈了,印象当中楼梯下面是专门放泡菜坛子的地方,一般是四五个,有时多达10个)。
小时候的快乐二是尖着耳朵听外面挑着担子沿路叫卖的爆米花爷爷还有牛皮糖奶奶(现在有怀旧的人似乎偶尔还会出现那个黑乎乎的爆米花爆炸罐),拿着用光的牙膏铁皮跑到门外换(那会根本没有可能会拐卖小孩的怪叔叔,孩子们都是被大人放养的,我家稍稍谨慎些,但是也经常会听到妈妈在门口扯着嗓子大喊回家吃饭)。
小时候的快乐三是让隔壁大哥哥帮忙上树捉金子虫,然后去妈妈针线包里抽棉线绑着虫子比赛谁的虫子飞得最高最快(这是我每年暑假最喜欢做的事,还记得家里以前院子里有个斜坡,那是太阳最充足的地方,我时常自己躲在荫凉地方把小虫子赶到那个地方晒,金子虫的脚特别细根本受不了太阳烧烤的高温一下子就飞起来了,只要一飞起来,我会很开心。有时遇到坚强的金子虫便会自己上前用手压一压让它更充分地接触地面感受到强大的热浪,想想够残忍的,难道快乐真的要建立在痛苦之上?哈哈……)。
小时候的快乐四是晚上一大家子人围坐在饭桌上享受现在看来很简朴但当时很美味的晚餐,不知世事的我漫无目的地听着大人们的聊天(那会因是自己家建的房子放在现在是个小二层别墅,前有大院子,院子里有大树和水井,后有一条没打上水泥的泥小巷子被我用来养兔子,住宿条件相对现在宽松十倍有余,老人孩子既有自己的房间又有聚会的餐厅和客堂)。
小时候的快乐五是有电视机之后粘在电视直到上学的最后10分钟骑着自行车飞奔而去保证打上课铃的前一分钟踏进教室;上学时赶紧去老奶奶自己开的小油摊上用3毛钱买两个葱油饼一包拿起就跑,有时老奶奶会在后面追着:找你钱呀;中午最美的是被允许在学校食堂打饭吃(我是走读生只有父母忙得没空理我时才会给我几张饭票让我在食堂吃饭,通常情况下得骑自行车回家吃饭),感觉食堂用机器蒸出来的饭真香(那会估计米都是有机的,不必像我们现在那样得花大价钱去买有机米)。
小时候的快乐六是晚自习回家马路上敞开着让我跟着一帮野小子赛自行车,一辆四轮小轿车都没有,有的只是妈妈同事的盯梢第2天早上保准会被告状……
写来感觉70后有点傻,有点萌。
我生出来的是00后:
在屏幕之间长大,从小接触各种屏,由于伟大的乔布斯手势交互的发现,让屏幕很容易深入到了00后之间,他们用屏幕学认字,学语言,学认物;他们用屏幕交际,交往,交流;这种情景搁在70后小时候身上简直就是科幻。
不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是真虫子,他们玩的是植物大战僵尸,愤怒小鸟,minecraft;不像我们小时候穿的是自制棉衣,他们穿的是阿迪,耐克,北脸各种品牌;不像我们小时候零食是泡菜爆米花红薯,他们吃的是必胜客,肯德基,吉野家洋品牌;不像我们小时候第分钱都省着花,他们动撤买近万块的MAC AIR;不像我们小时候越便宜越好,几块的笔足矣,他们买的是派克,凌美,无印良品潮品牌;不像我们小时候大家庭长大,他们大多是三口或者四口之家;不像我们可以随意养宠物,他们因住宿面积限制自己舒展已然不错……
他们追求个性,只让自己享受便好,不追求市场,不追求亲民,
少年的他们,在无穷无尽的Internet里吸收海量信息,去维基学知识,去知乎寻找答案,去贴吧找朋友,敢在微信里大胆表白自己的心声;
少年的他们,多才多艺,身怀绝技,琴棋书画英语法语日语均有涉猎,有时甚至,敢发明自己的语言;有时甚至,把老师问得哑口无言;有时甚至,登上我们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舞台;
少年的他们,苦恼自己的满脸的痘痘,担心自己的胸长得不好看;
少年的他们,内心很成熟很纠结,有着痛苦之上的纯真和快乐……
网友评论